这是1914年,日本入侵台湾后,大肆杀戮台湾原住民太鲁阁人的照片,看着让人气愤。

枕猫啊大世界 2025-11-23 01:53:42

这是1914年,日本入侵台湾后,大肆杀戮台湾原住民太鲁阁人的照片,看着让人气愤。 事情得从台湾知名收藏家徐宗懋说起。这位老兄是个有心人,他不爱逛景点,就爱钻日本的古书店,专门找那些散落在民间的、日本官员留下的私人相册。这次他曝光的照片,就是几年前在日本淘回来的。 照片的内容很简单,但冲击力极强。 画面里,一群台湾太鲁阁部落的原住民被日本军警团团围住,手脚被反绑,有的人已经被按倒在地上,脸颊紧贴着泥土。而在人群中间,坐着一个看起来才两三岁的小孩。 这个孩子,就那么孤零零地坐在地上,眼神里没有哭闹,只有一种让人心碎的茫然。 这种茫然,比大哭大闹更让人难受。他可能根本理解不了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天塌了,家没了,平时保护他的阿爸阿妈此刻也动弹不得。徐宗懋说,除了这个孩子,还有一位背着孩子的母亲,那个表情让他“一辈子都忘不了”。 更有意思的是,照片里日军的表情也很耐人寻味。那些老兵油子,一个个面露凶光,杀气腾腾;反倒是几个年轻的新兵,看着地上的妇女儿童,眼神里也流露出了一丝不知所措。这一瞬间的定格,把殖民者的残暴和人性的挣扎,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张照片的背景,是1913年到1914年的“太鲁阁事件”。 那时候,日本在台湾的殖民统治已经到了中期。新上任的日本“理蕃总督”佐久间左马太,这是个狠角色。他觉得自己已经把汉人的抗日起义镇压得差不多了,接下来就该对深山里的原住民下手了。 这老鬼子搞了个所谓的“五年理蕃计划”,说白了就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集结了两万多名军警,兵分多路,像梳头一样从南到北,对新竹、桃园、花莲的部落进行拉网式“清剿”。 咱们得算笔账。当时太鲁阁部落能拿枪打仗的青壮年,满打满算也就两三千人。两万对三千,这是什么概念?这不仅是数量上的碾压,更是装备上的降维打击。日军那时候已经用上了重机枪和山炮,而太鲁阁勇士手里哪怕有几杆枪,也不过是老式的土枪,更多时候还得靠地形和陷阱周旋。 战斗发生在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山上,那是太鲁阁人的家,也是他们的坟场。 日军为了炫耀武力,特意拍下了很多“摆拍”的照片。就像徐宗懋展示的那张一样,他们故意举着带刺刀的步枪,脸对着镜头,强迫被俘的太鲁阁人蹲在地上。这种摆拍本身就是一种心理战,是一种征服者的傲慢。 但太鲁阁人是硬骨头。在那样悬殊的实力对比下,他们依然利用高山峡谷,给日军造成了重大杀伤。虽然最终家园被毁,族人被屠,但日军也付出了死伤两千多人的惨重代价。 老天爷也是有眼的。那个亲自指挥屠杀的佐久间左马太,在一次视察战况时,居然从悬崖上摔了下去。虽然当时没立马断气,但也受了重伤,没过多久就一命呜呼了。这大概就是咱们中国人常说的“多行不义必自毙”。 按理说,这么惨烈的抗争史,这么确凿的屠杀证据,应该被每一个台湾人刻在骨子里才对。可现实呢?现实让人极其无语。 现在你去翻翻台湾地区的教科书,关于这段历史的描述,早就变了味儿。 民进党当局这几年在搞什么?他们在搞“去中国化”,搞历史虚无主义。他们把“日据”改成“日治”,一字之差,意思全变了。“据”是占据,是侵略;“治”是治理,合法性瞬间就给提上来了。他们把日本投降改成“终战”,仿佛这只是一场普通战争的结束,而不是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这种文字游戏玩多了,后果很严重。 你看那些台网友的反应就知道,很多人看到这张照片时是震惊的,甚至是流泪的。他们留言说:“这张照片看得令人掉泪,而现在‘执政党’却媚日卑躬屈膝大言不惭。”这说明什么?说明老百姓心里还是有杆秤的,但上面的教育导向出了大问题。 徐宗懋先生说得很直接,这10年来,日本殖民台湾的历史被过分美化了。当局为了政治目的,不惜给侵略者涂脂抹粉,搞得好像日本当年是去台湾做慈善一样。 回过头来看徐宗懋这张照片,那个两三岁小孩茫然的眼神,其实穿越了百年,正在注视着今天的我们。 他在问:为什么我们的牺牲被遗忘了?为什么杀害我们亲人的凶手,现在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恩人”? 对于咱们普通人来说,看这种照片不仅仅是为了愤慨,更是为了清醒。历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它是由无数像太鲁阁人这样的血肉之躯堆砌起来的。日军当年的刺刀是冰冷的,今天那些试图篡改历史的笔杆子,其实比刺刀更冷血。 那个坐在地上的孩子,如果没有死在随后的屠杀中,活到现在也该一百多岁了。他的一生,见证了从被殖民到光复,再到如今历史被扭曲的全过程。如果他泉下有知,看到如今的课纲,不知会作何感想。

0 阅读:112

猜你喜欢

枕猫啊大世界

枕猫啊大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