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开国中将皮定均和儿子在东山岛遭遇意外,双双身亡,他没有倒在战场上,也

混沌于浮云 2025-11-24 01:01:46

1976年,开国中将皮定均和儿子在东山岛遭遇意外,双双身亡,他没有倒在战场上,也不是因为身体情况,而是因为一场事故,突然离世,让我军痛失良才。 皮定均1914年出生在安徽金寨一个穷山村,家里穷得叮当响,父亲早早没了,母亲改嫁,他跟着祖母过日子。从小就得讨饭维持生计,13岁那年村里搞农民协会,他觉得是为穷人出头的,就积极掺和进去,当了当地年纪最小的会员。1928年他加入共青团,第二年直接投身红军,从基层战士干起。1931年入党后,在鄂豫皖苏区参加反围剿战斗,那时候国民党军队围得水泄不通,他带着部队打游击,多次从敌阵中杀出重围。长征路上更是苦,翻雪山过草地,好几次差点冻死或饿死在途中,但他硬是咬牙坚持下来了。这些经历让他从一个放牛娃变成了能独当一面的指挥员,积累了不少实战经验。 抗日战争打响,皮定均在八路军129师特务团当指挥员,太行山区成了他的战场。1937年夏天,一股300多日军被大雨困在漳河西岸河南店,他抓住机会,率部连夜冒雨包围过去。部队一冲进去,日军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全歼了。之后他没贪功,把缴获的武器弹药分给涉县和武安的游击队,还教他们怎么设伏打游击。这一带很快就活跃起来,老百姓也加入抗日队伍。刘伯承后来在会上点名说他脑子活胆子大,是打仗的好手。这次行动不光消灭了敌人,还壮大了地方武装力量,让他名声大噪。 解放战争时期,皮定均升任中原军区第一纵队第一旅旅长,部队叫“皮旅”。1946年6月,国民党30万大军围住中原解放区6万部队,党中央让“皮旅”掩护主力往西突围,得拖三天不让敌人摸清方向。他和参谋们商量出疑兵计,白天往东走故意露行踪,晚上又悄悄往西撤。敌人上当,把主力调过来盯着“皮旅”,炮火砸得战壕里到处是泥土飞溅。战士们扛了三天,总算让主力过了平汉铁路。任务完后,“皮旅”自己往东突围,敌人几十倍兵力堵截追击,他看准地形,夜里从山沟钻出去。24天行军750多公里,打了几十仗,没丢伤员和炮,到苏皖解放区完整保存实力。这次突围成了经典战例,显示出他用兵灵活的特点。 1952年底,皮定均带志愿军24军去朝鲜,在上甘岭地区布防。那里敌军进攻猛烈,他指挥部队挖战壕,组织反击,挡住一波波攻击。回国后,他调到福建,先当军区副司令员,后来升福州军区副司令员,1973年成了军区司令员。这些年他负责东南沿海防务,组织训练和建设,部队战斗力稳步提升。1955年授衔时,本来报的是少将,毛泽东看了名单,批了“皮有功,少晋中”,直接升中将。这认可全是他用命拼出来的战功,不是白给的。 1976年7月,福州军区搞大规模反登陆演习,这是多年没搞过的三军联合行动,皮定均特别上心,提前审方案,查准备。7月6日,作战部安排他次日从福州坐伊尔-14飞机到漳州,再换米-8直升机去东山岛视察。7月7日上午,福州机场天气还行,他带随行人员上飞机,飞到漳州时,天阴云厚,大雾起来,能见度低。气象站劝等雾散了再飞,空军领导也说风险大,但他觉得演习等不得,坚持出发。儿子皮国宏也跟着上机,一共13人。 直升机起飞后,进云层,雾气裹住机身,领航员用电台联系地面。飞了10分钟,近灶山时,气流乱,能见度更差。突然强风吹来,机身撞上漳浦县灶山西坡岩石,爆炸起火,残骸散落山坡。地面指挥所失联,马上派搜救队上山,在海拔580米处的480米位置找到碎片,确认11时15分坠毁,全员遇难。这事故来得太突然,本是去指导演习,结果成了绝唱。 事故后,军区上报中央,组调查队查原因。查下来是天气恶劣,能见度低,加上机组保障有问题,导致迷航撞山。不是人为破坏,就这么简单一桩事。军区暂停演习,过阵子才恢复。追悼会在福州开,官兵和地方代表参加,遗体盖党旗,花圈摆满。毛泽东送了花圈,这是他最后一个悼念花圈,对这位老将的肯定。皮定均是1966年后头一个在职牺牲的大军区司令员,军队损失不小。

0 阅读:25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