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知道他钱干净不干净?” 重庆,女子在网上接到10万坚果订单,对方付

听春风中洒脱追风儿 2025-11-24 12:40:16

“我怎么知道他钱干净不干净?” 重庆,女子在网上接到 10 万坚果订单,对方付钱后就让货拉拉把货运走,可她还来不及高兴,几个小时后银行卡就被冻结了,警方说女子收到的货款是涉诈资金! 换谁不懵啊?10万的订单,对小商家来说可不是小数目。女子大概率是做坚果生意有些年头了,进货、筛选、打包全是亲力亲为,可能前一天还在仓库里熬夜备货,想着这笔订单能顶上大半个月的营收,甚至能给员工多发点奖金。客户付款爽快,货拉拉上门提货也干脆,全程没半点拖沓,她心里还暗喜遇到了“优质客户”,转头就把回款规划得明明白白。可银行的冻结短信一过来,所有的喜悦瞬间砸得粉碎,手都跟着抖——卡里的钱不仅取不出来,还得背着“涉诈资金接收者”的嫌疑,换谁能扛得住这份冲击? 她第一时间联系下单的客户,电话提示无法接通,微信也被拉黑,那笔看似完美的订单,从头到尾就是个精心设计的陷阱。跑到银行咨询,工作人员只说账户因涉及涉诈资金被警方冻结,具体情况得找办案民警。赶到派出所时,她拿着交易记录、物流凭证反复解释,自己就是个正经做生意的,进货有渠道、销售有凭证,怎么可能知道对方的钱是“脏”的?可民警的话让她从头凉到脚:涉诈资金流转过程中,只要经过的账户都会被冻结,不管接收方是否知情。 很多人可能会疑惑,商家明明是正常交易,为什么要为骗子的行为买单?这里就涉及到电信诈骗的“资金洗白”套路。骗子诈骗得手后,会通过多个账户快速转移资金,而像这位女子这样的普通商家,一旦接收了这些资金,账户就会被纳入反诈冻结范围。警方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阻止资金进一步流转,尽可能为受害者挽回损失,但这也让无辜商家陷入了两难——货已经发出去,钱被冻结,维权之路格外艰难。 根据《电信网络诈骗及其关联犯罪联合惩戒办法》,涉诈资金冻结是警方打击电信诈骗的重要手段,冻结范围包括诈骗分子用于转移资金的所有账户。但对于善意接收资金的商家,并非没有解冻途径,只是需要提供完整的交易证明,包括进货凭证、销售合同、物流记录等,证明交易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经过警方核查后才能逐步解冻。可这个过程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对小商家来说,账户冻结期间的资金周转压力,可能会让生意陷入停滞。 更让人无奈的是,这类“套路订单”越来越隐蔽。骗子通常会伪装成大方的批发商,下单时不讨价还价、不要求验货,付款后立刻催促发货,就是为了在资金被冻结前完成货物转移。他们利用普通商家急于成交的心理,用大额订单作为诱饵,让商家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资金流转的“工具人”。而商家一旦中招,不仅要面对账户冻结的麻烦,还可能要承担货物损失——毕竟货已经被拉走,骗子早已失联,想要追回难如登天。 这件事给所有中小商家提了个醒:大额订单上门时,别光顾着高兴,一定要多留个心眼。首先要核实客户身份,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或身份证明,通过正规平台进行交易,避免私下转账;其次要保留完整的交易凭证,从沟通记录到进货单据,再到物流信息,每一步都不能少;最后如果遇到付款后立刻催促发货、拒绝提供身份信息的客户,一定要提高警惕,必要时可以向平台或警方咨询。 反诈不是某个人的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配合。警方的冻结措施是为了打击诈骗,但也应该考虑到无辜商家的权益,优化解冻流程,减少商家的损失。而作为商家,在追求生意增长的同时,更要把风险防范放在心上,毕竟一次“套路订单”,可能就会让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诚信交易是商业的底线,可总有骗子想钻空子,把别人的生计当成自己的“提款机”。希望这类案件能引起更多人的重视,也希望相关部门能加大对这类诈骗套路的打击力度,让商家能安心做生意,让骗子无处遁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听春风中洒脱追风儿

听春风中洒脱追风儿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