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如果日本首相突然宣布了,进入紧急事态。 顺着这个假设往下聊——

森阳的才思敏捷故事 2025-11-24 12:47:36

就在刚刚 如果日本首相突然宣布了,进入紧急事态。 顺着这个假设往下聊——第一波心跳飙升的,真不是你我,而是把钱、楼、工厂押在日本的那拨人。原因很简单:一旦两边掰手腕升级,资产不是“慢慢受影响”,而是可能被直接按下暂停键。G7在俄乌冲突时就做过,冻结俄央行和寡头资产,日本也跟进了,这套流程并不陌生。 补充个硬数据背景,日本有《外汇及外国贸易法》,战时或重大紧急情况下可以对资金流动、并购、关键不动产进行更严审查;再叠加2022年生效的“重要土地等调查法”,靠近基地、港口的土地交易能被盯得很紧。对比我们这边,2021年的《反外国制裁法》也在工具箱里,两边都能出手,这就是跨境资产的风险暴露。 把这事和日常类比一下:资产像停在别人码头的船,平时风平浪静大家都好说话,一旦起风,码头第一反应是先把闸门关上。你账上有现金、楼里有租约、工厂有设备,能不能动、能动多少,不是你说了算,是当地监管和银行说了算。 再往前推一步看供应链。日本制造在半导体设备、精密机床、化学材料上是关键一环,2019年日韩闹腾时,几种光刻胶和氟化氢的出口一收紧,韩国芯片企业立刻“卡脖子”。如果东海气氛陡变,航线保费、企业合规、零部件流转都会上浮成本,这不是嘴上说硬气能解决的,是要提前做替代方案的。 说到军力态势,日本这几年也在“加码”:已决定向美采购约400枚“战斧”巡航导弹,最快2025年起交付;12式陆基反舰导弹正在延程,目标约1000公里;“出云”“加贺”改装后搭载F-35B。而我们这边,海军舰艇总数超过370艘,055型驱逐舰已列装多艘,“东风-21D/26”这类反舰弹道导弹就是拿来吓退大型水面平台的。真要硬碰硬,航道和机场首先会紧张,资产和现金流也会跟着抽筋。 拿国外案例做个对比:俄乌开打后,不止是前线,伦敦、苏黎世的俄资也被“冻住”,很多人不是怕打仗,是怕“账户忽然不能动”。同理,持有日本上市公司股权、东京湾仓库、北海道度假村的中国资金,面对的是同样的按钮。 回到核心立场:普通人更关心米面油和工作稳定,硬气归硬气,但最该硬的是预案——企业把采购、物流和结算多准备几条路,个人别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跨境资产要算清“停摆成本”。 最后一句收住:中日若起风浪,最慌的确是把根扎在对岸的人;对我们来说,理性备份、稳住生活,就是最有力的硬气。和平最好,但如果有人非要抢地盘,就别指望资本能替你稳阵脚,该准备的准备好。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森阳的才思敏捷故事

森阳的才思敏捷故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