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公开表示:11月22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言人谢卡尔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

昱信简单 2025-11-24 13:40:18

伊朗公开表示:11月22日,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言人谢卡尔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伊朗的导弹能力正持续发展壮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大,并强调“我们今天肯定比昨天更强大,明天也会比今天更强大” 。 10月18日,联合国2231号决议正式到期,伊朗导弹发展终于摆脱长达数年的外部限制。 这一转折点背后,是霍拉姆沙赫尔4导弹的钢铁身影——13米弹长托举着2吨战斗部,8马赫速度让12分钟的发射准备时间更具实战威慑力。 11月初披露的洲际导弹试射数据显示,美国本土与欧洲腹地首次进入伊朗导弹的理论覆盖范围。 今年6月与以色列的12日冲突,成了这场技术突破的实战检验场。 泥石-2导弹以14马赫速度搭配诱饵弹,海巴尔·谢坎导弹精准命中目标,双重压力下,以军反导系统的拦截链条首次出现明显迟滞。 实战检验的结果真如西方宣称的那样吗?西方媒体曾高调炒作以军86%的拦截成功率,开源情报却指出,冲突期间以军拦截弹药多次接近库存底线,实际损伤报告被刻意模糊处理。 有人将伊朗的导弹升级解读为地区扩张信号,伊朗国防部长却直言:“导弹是本土防御的基石,谁也无法阻挡国家进步”——这句话道出了另一种逻辑:在长期制裁围堵下,技术突破更像是被迫的生存选择。 联合国决议到期这一法律障碍的消除,让伊朗得以将此前受限的固体燃料技术、末端机动变轨技术全面应用;这些突破不仅提升了单枚导弹的突防能力,更通过齐射战术直击美以防御体系的协同软肋。 核能力的同步推进让威慑力再上台阶,IAEA检测到的408.6公斤60%丰度浓缩铀,理论上可制造9枚核弹,这种“导弹+核”的组合,让地区战略博弈进入新维度。 短期内,中东局势的复杂系数因伊朗的实力增长再添变数;长远看,伊朗用技术突破证明,即使在全面制裁下,主权国家仍能走出自主发展的技术路径。 谢卡尔奇的“明天更强大”并非空谈,当导弹发射车在沙漠中完成起竖,当燃料加注时间不断缩短,这种持续生长的国防能力,本质上是一个国家对安全底线最坚定的守护

0 阅读:1
昱信简单

昱信简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