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手机全面撤离! 莫迪慌了,外媒:更可怕的才刚刚开始。 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

古今知夏 2025-11-24 17:36:14

中国手机全面撤离! 莫迪慌了,外媒:更可怕的才刚刚开始。 大家有没有发现,曾经挤破头想去印度淘金的中国手机品牌,现在都在悄悄转移阵地? 小米的印度工厂早就没了往日热闹,生产线停转大半,原本喊着 “深耕印度” 的口号,如今把核心产能悄悄搬到了越南, 曾经的印度手机销量王,现在在当地的销量直接暴跌 38%,仓库里堆着一堆卖不动的旧机型,手里近 50 亿资金还被印度政府硬生生冻结,上诉几次都被驳回,干脆躺平缩减投资。 vivo 更干脆,直接把组装大部队搬到了印尼。 连带着电池、屏幕这些配套厂商,也跟着 vivo 一起撤出印度,留下空荡荡的厂房和一堆没完成的订单。 OPPO 则悄悄裁掉了不少印度本地员工,把钱和资源全砸去了泰国、马来西亚,线下门店开得热火朝天,反观印度市场,早就没了之前的扩张劲头。 这波集体 “搬家”,可把莫迪政府急坏了。之前喊着要打造 “全球制造中心”,现在手机制造业这块香饽饽要飞,赶紧出台政策降关税,还把喊了四年的 230 亿美元 PLI 补贴计划翻出来,想挽留厂商。 可大伙心里都门清,这计划就是画大饼,四年下来产值目标只完成 37%,承诺的补贴更是只给了零头,不到 8%。企业跑断腿办手续、砸钱扩产,最后该拿的补贴迟迟不到,谁还愿意接着陪跑? 中国厂商可不是傻,之所以集体撤离,全是被印度的 “套路” 伤透了心。表面上欢迎外资,背地里净玩阴的,动不动就把企业资产当 “提款机”。 小米只是正常给高通付芯片授权费,就被认定 “非法汇款”,账户里的钱说冻就冻,冻了好几年都没解冻。vivo 也没能幸免,2 亿多美元资金被莫名冻结,案子拖到现在都没个说法。 最让人头疼的是印度的 “霸王条款”:本土零件占比年年涨,现在都要求到 60% 了。可本土零件要么不够用,要么质量差得没法用,70% 的核心元件还得从中国进口,光关税就高达 20% 以上。 一边逼着企业本土化,一边又提供不了合格的零件,这不就是让厂商难上加难吗 不光中国厂商遭殃,三星最近也被印度折腾得够呛。先是工厂连续爆发罢工,工人要求涨薪,一来二去停摆 37 天,损失惨重。 好不容易安抚好工人,印度海关又甩来 44 亿天价罚单,说三星几年前进口零件 “分类错误”,涉嫌逃税。三星喊冤说这是正常贸易分歧,印度却硬要追着罚款,逼得三星放狠话要关厂,把高端机型产能迁回越南。 这还不算完,印度的制造业短板简直没法忍。工厂每周平均停四次电,每次停三五个小时,企业得自己花钱买发电机,成本一下就上去了。 公路运费比中国贵一倍,从孟买到加尔各答运一批货,比从上海运到汉堡还慢。更要命的是劳工问题,罢工成了家常便饭,三星工厂一年就闹了三次罢工,生产线说停就停,订单根本没法按时交付。 反观东南亚,早就敞开大门抢生意了。越南给电子企业只收 10% 的税,还能享受 “四年免税、九年减税” 的福利。 印尼,直接给电子行业最长 20 年的所得税减免。这些地方不光政策稳,电力、物流也靠谱,工人技能也成熟,中国厂商搬过去就能开工,压根不用操心乱七八糟的套路。 最讽刺的是,印度本土手机品牌看似趁机崛起,其实全是虚的。Lava、Micromax 这些牌子,卖的手机核心芯片、屏幕全是进口的,所谓 “本土化生产”,不过是把零件拼起来贴个牌。 70 亿美元的电子元件进口里,大半都来自中国,离了中国供应链,这些本土品牌压根玩不转。 莫迪慌的不只是手机制造业下滑,而是怕 “印度制造” 的招牌彻底砸了。本来想借着 “中国 + 1” 的风口抢产业链,结果自己玩套路把外资逼走,反而让东南亚捡了便宜。 要是印度还不明白,继续把外资当提款机,这波撤离潮只会越演越烈。

0 阅读:1224

评论列表

一切kaixinjiuhao

一切kaixinjiuhao

7
2025-11-24 17:53

这不是出去投资,这是资敌

用户10xxx04

用户10xxx04

4
2025-11-24 22:57

去洗钱的吧,我不信他们那么傻。

古今知夏

古今知夏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