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军事专家推算,美俄一旦开战,全球可能死亡50亿人。但如果战争发生在中美之间,情况又会如何?我国防护专家钱七虎院士的回答很干脆: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 2022年,《自然·食物》期刊曾刊出一项关于核战争的研究,结论非常直白:如果美俄爆发全面核战争,全球可能有多达50亿人因此死亡。 不是因为核弹直接炸死了那么多人,而是因为核爆后带来的“核冬天”,烟尘遮天蔽日,地球冷下来,粮食种不出来,饥饿成了真正的杀手。 核战争的后果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大家一起完蛋”。普京曾不止一次提醒世界:核战争不会有赢家。 听上去像是冷战时代的老调重弹,但从目前美俄的核库存量来看,这话一点也不夸张。 俄罗斯大约握有6000枚核弹头,美国约5500枚。普林斯顿大学曾模拟过一场美俄核冲突:不到几个小时,9000万人死伤;如果全面爆发,全球粮食减产九成,几乎没有国家能独善其身。 但如果把“美俄”换成“中美”,世界的命运是否会有所不同? 从核弹数量看差距不小。美国现役核弹头大约有3700枚,而中国的数量估计在300到500枚之间。 虽然这不是一个量级,但问题也没那么简单。核战争的破坏力,并不是简单看谁的弹头多。 核冬天效应不是线性的,几百枚核弹虽然可怕,但未必会像上万枚那样把地球变成冰箱。 更重要的是,中美之间的战略理念根本不同。中国早就明确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采取的是“积极防御”的态度。 美国则保留“模糊战略”,该动手时绝不含糊。这两种战略背后的差距,决定了中美即便发生冲突,走到核战争这一步的可能性远低于美俄。 当然,光靠战略姿态还不够。真要打起来,靠的还是硬实力。在中国,“防得住”这三个字不是空口说白话。被称为“地下钢铁长城之父”的钱七虎院士就曾直言:中国不怕。 这话的底气来自几十年打下的底子。钱七虎是201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是中国现代防护工程的开创者。 他带领团队搞出了国内第一套核爆压力模拟装置,设计出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连钻地弹都能拦得住。原本能打穿60米的弹头,在他的技术下,最多也就钻个9米出头。 这不是纸上谈兵。中国的防护体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从天上到地上,再到地下,基本都安排上了。 2010年,中国就成功进行了陆基中段反导试验,这是防空系统的关键一环。简单说,就是敌人的导弹还在半路上,我们就能把它拦下来。 而在地面,全国范围内建设了深度50-60米的人防工程,不仅能防核,还能防化学武器和生物武器。城市地铁也不是单纯的交通工具,关键时刻就是避难所。 除了人防,中国还有足够的粮食储备。根据海关和国家粮食部门的数据,现在的粮食储备能保证14亿人吃上一年半,这在全球是非常少见的。也就是说,就算真的发生极端情况,起码饿不死。 除了防得住,还要打得回去。中国的战略反击力量也不是摆设。 东风-41洲际导弹、巨浪-3潜射导弹,这些“家底”早就摆在台面上,具备远程、高速、多弹头分导能力,足以构建强有力的威慑。 再加上反舰弹道导弹、“侧卫”系列战斗机等区域拒止能力,在中国周边形成了强有力的防御圈。 这一整套体系背后有一个核心思路:不是要打赢核战争,而是要确保没人敢打。正如钱七虎所说:“我们有不止一套防护手段。”这是战略定力,更是技术自信。 从理念上讲,中国的核战略追求“拒止+削弱+保障存续”三位一体。 拒止是第一步,让对手知道动手的代价;削弱是第二步,真打起来也能削弱对方打击效果;最后就是保障存续,确保国家在极端情况下还能活下来。 说到底,核战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全人类一起面对的灾难。这不是科幻小说,而是现实警钟。 五个核国家早在2022年就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核战争打不得,也赢不了”。这不是客气话,而是彼此最基本的共识。 中美之间有没有矛盾?当然有。但从双方政策来看,没有任何一方希望走到核战争那一步。 中国的防护体系不是为了挑衅对抗,而是为了让战争的门槛高到让对手望而却步。这个逻辑听起来很冷,但在国际政治中却是最能保命的方式。 如果说美俄之间的核冲突像是火药桶随时爆炸,中美之间更像是一场高强度博弈,谁都知道底线不能踩。 而这条底线,中国靠的不只是喊口号,而是几十年如一日的技术积累和战略准备。 所以,当国外军事专家预测美俄一战可能让全球损失50亿人口时,中国不会恐慌。因为我们知道,真正的安全,不是靠别人施舍,而是靠自己守住。 钱七虎院士的那句回答,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分量十足:中国有多种防御手段,我们不怕。 信息来源: 《最新研究:美俄若爆发全面核战争,或致全球50亿人死亡,北半球将进入“核冬天”》——红星新闻

画风
不是军迷做军事题材自媒体很难有人看,吃不饱,还是做明星八股吧孩子
用户11xxx80
真防得住!就是美国把全部核武器发射到中国!中国也亳发无损!和平时一样!
nwt
真打起来,谁心里也没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