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某洗浴中心因为接待一批印度客人后,濒临倒闭[捂脸] 这群印度人去洗个澡就算了,还发视频夸赞澡堂洗浴便宜,许多东西还是免费的。 结果这事被附近的顾客知道后,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抵制,不再去这家澡堂消费了[笑哭]。 其实这事干的挺棒的,这群印度人就是来中国享受全世界最安全的、干净的环境。完事回国后,又把咱们中国各种贬低,以此来抬高印度的地位。别相信印度人的所作所为! 顾客的抵制看着冲动,实则藏着攒了许久的膈应,没人跟洗浴中心过不去,反感的是某些印度游客一边占便宜一边踩一脚的嘴脸。洗浴中心做买卖开门迎客本无错,免费提供的茶水、洗漱用品是经营诚意,印度客人拍视频夸便宜免费,表面是认可,转头传回本土就变了味——不少类似内容里,总会夹带“中国消费低就是发展差”“免费东西都是劣质货”的偏见,甚至有人拿洗浴卫生挑刺,转头又在自家街头露天洗浴的视频里吹“原生态舒适”,这种双重标准搁谁身上都难接受。附近常客大多是街坊邻里,来洗浴图的是干净舒心,更在意这份诚意不被糟践,抵制不是小气,是不想自己常去的地方,成了别人回国后贬低中国的素材,这份情绪,懂的人自然懂。 更让人不舒坦的是,这类“享受好处还抹黑”的操作,早已不是新鲜事。此前有印度博主来中国逛夜市,吃着十几块的特色小吃、坐几块钱的公交,拍视频夸性价比高,转头就发文说“中国物价低是因为收入微薄”;还有人逛完中国干净整洁的菜市场,回国后却宣称“中国蔬菜都是催熟的,不如印度原生态”。一边心安理得享受着中国完善的基础设施、实惠的消费环境、整洁的公共空间,一边用主观偏见恶意解读,本质就是既想沾好处,又想维持自身优越感,这种拧巴的心态,透着骨子里的不真诚。中国向来包容外来游客,哪怕是普通商户,也愿意拿出诚意对待每一位客人,但包容不是单向付出,尊重从来都是相互的,你捧着恶意来,自然换不来真心待。 洗浴中心濒临倒闭确实可惜,可这事也该给不少经营者提个醒:迎客讲包容,更要辨态度,不是所有“夸赞”都藏着善意,有些看似认可的表达,转头就会变成抹黑的由头。而顾客的抵制,也不该被简单归为“排外”,普通人没那么多复杂心思,只是看不惯“得了便宜还卖乖”的做法,不想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认可的本土商户,成为别人双标言论的跳板。换个角度想,要是这些印度客人真心认可洗浴中心的服务,回国后客观分享,不说夸赞,至少不恶意贬低,顾客非但不会抵制,或许还会为店家吸引更多客源,可偏偏选了最让人反感的方式,落得这般局面,说到底是自食其果。 咱们从不排斥外来游客,也愿意展示自己的生活与发展,但这份开放,得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你尊重中国的环境、消费与文化,我们自然热情相待;可要是抱着占便宜还抹黑的心态,就算暂时得到便利,也迟早会被反感。洗浴中心的遭遇是个缩影,它藏着普通人对真诚的期待,也戳破了某些双标者的虚伪。别让一份经营诚意,毁在恶意解读里;更别让包容的心,凉在单向付出中。尊重从来不是求来的,是靠自身言行挣来的,不管来自哪里,懂得珍惜别人的善意,才配得到对等的尊重。

溯洄
印度人会不会在池子里拉屎撒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