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79年西安,经历政治风波后,李赤然将军获得平反。他前往南京军区索要工

千浅挽星星 2025-11-24 20:05:26

[微风]1979年西安,经历政治风波后,李赤然将军获得平反。他前往南京军区索要工资,却遭遇空军司令员的抵触:“平反了还不满足?老家伙还想算什么待遇问题的账!”   早从1949年开始,李赤然就是新中国防空力量的奠基人之一,到了1962年,一纸调令把他推向了风口浪尖——南京空军。   那个时候的南京空军,防区覆盖京沪宁三角地带,还要直面海峡对岸蒋介石的军事袭扰,是一块不折不扣的烫手山芋,也是对指挥官能力的试炼。   然而,李赤然在这个被视为“重中之重”的战略要地,陷入了一个长达数年的尴尬“过渡期”,名义上他是去接替即将高升的政委余立金,实际上,由于原主官迟迟未走,他不得不长时间身处“副职”的职位之下。   就算他在职期间把战备等级提到最高,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现代空战,他在提高部队技术熟练度上非常努力,甚至在行政管理之外,把政治工作渗透得非常彻底,但上级并没有按照他的努力来分配结果。   转折点来得残酷且充满了戏剧性,1965年,随着刘亚楼病逝、吴法宪接掌空军大权,高层人事的洗牌直接震碎了李赤然的接班梦。   他苦熬苦守的南空政委一职,最终没能落到他头上,而是被交给了江腾蛟,对于一位职业军人来说,这种职场天花板的突然封死,比战场上的败退更令人惋惜。   紧接着便是1966年的那场政治风暴,躺在病床上的李赤然,不得不拖着伤痛之躯被紧急召回空军党委会议。   或许是积压了太久的不甘与愤懑,原本半小时的发言限制,硬是被他激昂地拖成了三个小时,他在会上那些“不敢说的话”,虽然赢得了掌声,却也成了后续风暴中被攻击的把柄。   随后的剧情急转直下,1969年,这位曾在防空领域叱咤风云的将军被免去了一切职务,凄然离开了他倾注心血的军营,落脚西安。   有意思的是,这个原本陌生的古城,却意外地给了他比南京军区更多的温情,在那段被放逐的岁月里,虽然远离了权力中心,但他不仅有暖气和专车,更重要的是他把这份温暖传递了出去。   他利用自己的力量四处为生活困难的老同志奔走,无论是刘志丹的遗孀,还是那些在此地的陕北老红军,都因为他的证明信和关照而争回了应有的待遇,在西安,他不仅治愈了自己,也成为了别人的庇护所。   直到1981年,这漫长的等待才画上了句号,长达9年的申诉与期盼最终换来了一纸公正的结论,他也终于得以按照大军区副职的待遇离休。   回过头看1979年在南京的那一幕,那位空军司令员眼里的“算账”,在李赤然心中其实是另一番分量。   他当年在南京战备前线的日夜坚守,在那场错综复杂的人事调动中失去的机会,以及后来被时代欠下的公道,这些确实是一笔难以用工资单来衡量的“大账”。   这段历史最后并不是几张钞票的争吵就结束了,而是作为一个关于坚持、失落和最终回归正义的故事,被记录在那些泛黄的档案中。   信源:中国新闻网 李赤然:突破日军13道封锁线 送巨款到延安(图)

0 阅读:149

猜你喜欢

千浅挽星星

千浅挽星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