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功臣集团为何能压制所有诸侯王,自行选择皇帝? 汉初那阵子,功臣集团能把各路

康安说历史 2025-11-25 00:47:44

西汉功臣集团为何能压制所有诸侯王,自行选择皇帝? 汉初那阵子,功臣集团能把各路诸侯王踩在脚下,还敢自己挑皇帝,根本不是运气好,全靠实打实的实力和老谋深算的布局。这帮跟着刘邦打天下的老臣,手里攥着兵权、握着朝政,早就把朝廷变成了自己的地盘,诸侯王看着风光,其实根本没能力跟他们叫板。 刘邦当年建汉朝,搞了个三股势力互相牵制的法子:功臣集团掌中央实权,刘姓诸侯王镇地方,外戚在中间平衡。可刘邦一死,吕后把外戚势力抬得太高,打破了平衡。 公元前 180 年吕后一死,功臣集团立马动手,周勃凭着老资格闯进北军军营,一句 “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就让全军倒向自己,陈平则在朝堂上谋划布局,没几天就把吕氏一族连根拔了。 这时候诸侯王们才反应过来,可等齐王刘襄带着兵马赶到,功臣们早就控制了京城局势,他连城门都进不去。 功臣集团能压得住诸侯王,最关键的是手里有硬家伙 —— 兵权和朝政大权。周勃、灌婴这些人要么管着中央禁军,要么当过大将军,全国最能打的军队都听他们调度。 反观诸侯王,虽然有封地,但刘邦早就把异姓王杀得差不多了,同姓王要么年纪小,要么封地分散。就说最有实力的齐王刘襄,手里虽然有七十二城,但封地被分成几块,兵力还不如中央禁军多。 后来七国之乱时,七个诸侯国共出了三十多万兵,可朝廷光梁国就有四十四万人,中央更是有两千一百多万人做后盾,汉初诸侯的实力只会更弱,根本没法跟中央抗衡。 更绝的是功臣集团的算盘打得精,选皇帝只看对自己有没有利。诸吕之乱后,候选人里刘襄是刘邦长孙,手里兵最多,按说最该继位。 可功臣们一合计,这家伙太强势,他舅舅驷氏更是出了名的残暴,被骂成 “穿着冠冕的老虎”,万一他当了皇帝,说不定会像刘邦那样收拾功臣。 再看代王刘恒,远在边疆没势力,母族薄氏出身低,没任何后台,简直是个 “软柿子”。功臣们立马拍板选刘恒,就是觉得他好控制,能保住自己的爵位和权力。 诸侯王自己也不争气,根本没法抱团对抗功臣。刘襄起兵时,为了抢地盘还扣押了琅琊王刘泽的兵马,把宗亲得罪了个遍。 其他诸侯王要么怕引火烧身,要么等着坐收渔利,没一个真心联手的。而功臣集团不一样,萧何、陈平、周勃这些人跟着刘邦打了十几年仗,早就结成了利益共同体,一有事立马拧成一股绳。吕后专权时他们能忍,吕后一死就同步行动,这种默契和团结,诸侯王根本比不了。 刘邦当年订的 “白马之盟” 也帮了功臣大忙,盟约里 “非功不侯,非刘不王” 的规矩,既限制了诸侯王乱扩张,又保证了功臣的特权。 功臣们就拿着这个当尚方宝剑,谁要是敢挑战他们的地位,就扣上 “违背盟约” 的帽子。刘襄想当皇帝,功臣们就拿他母族干政说事,搬出盟约反驳,让他没一点脾气。 别看刘恒后来成了强势的汉文帝,刚继位时也得看功臣脸色。他进京前先杀了自己跟吕氏所生的四个儿子,就是给功臣们递投名状,表明白己不会跟吕氏旧部有牵连。 可即便这样,周勃还敢在朝堂上摆架子,直到刘恒慢慢提拔自己的人,过了三年才把周勃的丞相职位给免了。这也从侧面说明,要是功臣们没实力,根本不敢对皇帝这么拿捏。 说到底,西汉功臣集团能压制诸侯王、自己选皇帝,就是因为他们牢牢抓着中央权力,手里有兵有话语权,还懂的抱团取暖。 诸侯王看似有封地有兵马,实则分散孤立,根本不是对手。功臣们选皇帝也不是为了刘氏江山,纯粹是为了自己的利益,挑个弱主好保平安。这种实力差距下,诸侯王只能认命,眼睁睁看着功臣们说了算,这就是汉初最真实的权力游戏。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康安说历史

康安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