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被剽窃”风波:车圈抄袭争议背后,原创与跟风的博弈 “糟糕,我们的设计被

啊啸扬看汽车 2025-11-25 09:23:26

理想“被剽窃”风波:车圈抄袭争议背后,原创与跟风的博弈 “糟糕,我们的设计被剽窃啦!”这句略带调侃的吐槽,近期成为理想汽车相关话题的热门注脚。从深蓝S09与理想L9的“像素级撞脸”,到车尾帐篷专利的维权纠纷,理想汽车在短短时间内接连陷入“被抄袭”与“涉侵权”的双重争议,不仅让车圈围观者直呼“瓜料密集”,更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白热化下,原创设计与跟风模仿的激烈博弈。 最引人关注的莫过于深蓝S09引发的“撞脸争议”。作为长安汽车旗下的高端品牌,深蓝曾以原创设计斩获国际红点奖,当年更是因维权向吉利发过律师函的“反抄袭斗士”。但全新发布的大六座SUV深蓝S09,却让网友惊呼“屠龙少年终成恶龙”。这款车型的长宽高与理想L9高度接近,高度完全一致,长度和宽度仅相差十几毫米,轴距更是精准重合到3105毫米,侧面轮廓、车顶溜背弧度、贯穿式尾灯等细节几乎复刻,不看车标难分彼此。更令人咋舌的是宣传话术的“复制粘贴”,深蓝S09主打“为全家人而来的大六座SUV”,强调“用户人生阶段进阶”,与理想L9“移动的家”的核心理念及李想在发布会上的原话高度吻合,彻底颠覆了深蓝此前“年轻、运动、科技”的品牌调性。 面对质疑,深蓝官方回应称车型是“设计师精心雕琢”,却未解答尺寸与话术高度重合的核心疑问,反而越描越黑。理想汽车方面虽未正面强硬表态,但社交媒体总监发布的对比图调侃“理想智行系列又壮大了”,暗戳戳的吐槽也道出了无奈。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深蓝S09的操作本质是“精准蹭流量”——理想L9作为30万级家庭SUV爆款,已跑通“大六座家用”赛道,深蓝S09定价23.99万起卡位价格下沿,用相似设计降低用户认知成本,靠低价抢食市场份额,算盘打得十分精明。 有趣的是,就在理想因设计“被剽窃”引发热议的同时,另一桩专利纠纷却让其陷入“被告”立场。广州米客实业有限公司指控理想汽车恶意剽窃其车尾帐篷专利,称自身是电车露营概念首创者,曾向理想提供定制样品,却未达成合作共识,而理想后续与第三方供应商浙江牧高笛联名推出的车尾帐篷,使用了其核心连接件专利 。为此,米客公司不仅禁止管理层购买或驾驶理想汽车,还对购买华为问界的员工给予20%购车补助,并已提起诉讼。 对此,理想汽车回应称车尾帐篷采购自第三方供应商,并非自身设计生产,不存在恶意剽窃;供应商牧高笛则反击称米客公司专利无效申请已被受理,其技术在国外早已公开销售,米客公司言行涉嫌侵犯商誉 。米客公司后续虽就“禁购令”向公众致歉,承认处理失当,但坚持专利维权的立场,让这起纠纷从企业内部规定升级为行业专利保护的典型案例 。而理想此前也曾作为“被侵权方”,起诉过冒充官方从事商业活动的汽车服务公司,如今角色切换,更让专利维权的复杂性浮出水面。 两起风波背后,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深层困境。随着市场竞争加剧,“抄近路”成为部分品牌的选择——外观设计“借鉴”爆款车型降低研发成本,宣传话术复制成功案例减少市场教育成本,专利领域则因行业发展迅速存在界定模糊地带。但短期的流量红利往往难以持久,深蓝S09虽产品力不俗,全系标配华为智驾系统,座舱配置与动力表现都有竞争力,却因抄袭质疑掩盖了核心优势,不少消费者直言“性价比再高,也不想买个‘理想平替’”。 对理想汽车而言,接连的争议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设计“被剽窃”侧面印证了其产品定位与设计语言的市场认可度,而专利纠纷则提醒车企,即使是第三方供应商提供的配件,也需做好知识产权审核。对整个行业来说,这些风波更是重要警示:新能源汽车的竞争终要回归原创与技术核心,靠模仿蹭来的流量无法构建长期品牌价值,只有像理想深耕家庭用户需求、比亚迪聚焦核心技术研发那样,坚守原创底线、深耕用户价值,才能在市场洗牌中站稳脚跟。 理想的“被剽窃”吐槽,终究是车圈竞争的一个缩影。当抄袭争议成为行业高频话题,更需要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企业的自律坚守与消费者的理性选择形成合力。唯有如此,才能让“原创者有回报,跟风者遭淘汰”,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从“流量内卷”走向“创新共赢”的良性发展轨道。

0 阅读:80

评论列表

赤脚琴缘

赤脚琴缘

2
2025-11-26 00:58

谁在抄袭中国传统“棺材”的造形?

老王

老王

1
2025-11-25 11:02

好图

啊啸扬看汽车

啊啸扬看汽车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