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屏幕都有味!”近日,山东潍坊,一市民在公园草坪上扎帐篷准备露营,突然闻到了一股恶臭味,抬眼一看,工作人员提着桶,正在他周围泼洒粪水,粪便都落在了他帐篷旁边,游客吓得仓皇而逃。网友:“粪围感”拉满! 笑不活又气炸!山东潍坊大哥周末露营,惨遭公园 “有机肥劝退”,隔着屏幕都能闻到味! 网友调侃:这哪是户外休闲,分明是沉浸式体验 “生化武器”,太离谱了! 11 月中旬的潍坊,秋高气爽,阳光正好。 市民大哥特意选了个周末,带着帐篷、睡袋直奔市区公园,就想在草坪上放松身心,欣赏秋日风景。 他挑了块视野开阔的草坪,麻利地支起帐篷。 刚把防潮垫铺开,还没来得及坐下,一股刺鼻的恶臭味突然扑面而来,越来越浓烈。 大哥起初以为是附近垃圾桶或公共厕所的味道。 抬头一看,当场愣在原地, 一名公园工作人员提着蓝色大桶,正朝着他的帐篷周边泼洒棕褐色液体。 液体落地后,瞬间冒出一层薄薄的水汽,粪味直冲鼻腔。 大哥下意识后退几步,差点被呛得咳嗽,心里满是疑惑:这到底是啥操作? “这片草坪不让扎帐篷,赶紧收起来!” 工作人员边泼边说。 语气生硬,手里的动作丝毫没停,液体顺着草坪蔓延,很快就围了帐篷半圈。 大哥看着满地湿漉漉的液体,闻着挥之不去的臭味,彻底懵了。 “你要早说不让搭,我肯定不搭啊,这泼的啥东西,也太呛人了!” 他试图理论,却被工作人员以 “园区规定” 怼了回来。 无奈之下,大哥只能捂着鼻子,仓皇收拾帐篷撤退。 回家后,他把这段经历拍成视频发到网上,瞬间引爆全网热议,播放量半天就破百万。 “这‘粪围感’直接拉满,公园赶人方式也太硬核了”,网友的调侃刷屏评论区。 更多人吐槽:“禁止露营可以理解,但用这种方式太不人性化了,完全不考虑游客感受”。 还有人分享类似遭遇:“上次在某公园搭帐篷,被保安直接扯绳子,现在都有阴影了”。 事件发酵后,公园方面紧急回应。 称泼洒的不是粪水,而是经过处理的有机肥,用于草坪秋冬养护,并非针对该市民。 园区门口和草坪周边都有 “禁止露营” 的告示牌,工作人员是按规定执行。 但大哥反驳:“我绕着草坪走了一圈,没看到任何禁止露营的明显标识”。 他表示,就算有规定,工作人员也该提前口头提醒,而非直接泼洒刺鼻液体,这种 “精准劝退” 让人又惊又怕,衣服上都沾了味,洗了好几遍都没去掉。 其实,随着露营热度持续上升,公共空间管理矛盾频发。 数据显示,2023 年全国露营相关投诉超 2.3 万件,其中公园露营禁令引发的纠纷占比达 37%。 去年杭州某公园就曾因游客践踏草坪,用围栏围起大半绿地,引发市民不满,最终调整方案,划定专门露营区,既保护了草坪,也满足了游客需求。 根据《城市公园管理条例》,公园有权制定养护和使用规则,但执行时应遵循人性化原则。 公共管理专家指出,公园完全可以采用更合理的方式:比如在显眼位置增设提示牌、安排巡逻人员提前劝导,或在非开放时段(如清晨、夜间)施肥,避免与游客活动时段冲突。 网友们纷纷支招,建议公园划分专门的露营区域。 配备基础设施,既便于管理,也能让市民安心休闲,实现草坪养护与公众需求的双赢。 这场 “有机肥劝退” 事件,看似是小摩擦,实则暴露了公共空间管理的短板。 公园的初衷是保护草坪,无可厚非,但执行方式过于简单粗暴,忽视了游客的体验和尊严。 公共服务不是冷冰冰的规则执行,更需要温度和沟通。 平衡管理需求与市民体验,才能让公园真正成为大家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你觉得公园这波操作合理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信息来源: 都市现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