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20换装涡扇-20不是简单“换心”,而是宣告中国战略空军从此进入“产能自由+性能满血+家族扩张”的快车道。 官方媒体“突然”公布运-20换装涡扇-20的最新画面,核心信息只有一句话——“鲲鹏”彻底摆脱国外动力,中国战略空运进入“完全体”时代。 1. 产能不再受限 早期运-20A依赖俄制D-30KP-2,不仅推力小(12.5t)、油耗高,还常被卡脖子;换装国产涡扇-20(推力≈15t)后,单台推力提升约20%,四机合计多出一台发动机的推力,却更省油,为大批量生产打开天花板。 2. 66吨载重、220吨最大起飞重量终于“满血”兑现 运-20设计指标是66吨/220吨,但受限于D-30功率不足,一直“吃不饱”;换上WS-20后,官方空降兵训练与航展数据均显示已能满载重装空投,航程也同步增加约10-15%,真正达到与C-17同档的战术运载能力。 3. “一机多型”全面铺开——加油机、预警机、战略侦察机同步受益 涡扇-20油耗低、噪音小、供电足,为运油-20B、空警-3000、新一代电子侦察机提供统一动力平台,降低后勤复杂度,也意味着空军远程加油、预警指挥、电子对抗能力随产能一起“井喷”。 4. 航发“最后一块拼图”到位,中国跻身大涵道比涡扇“四强” 能自行研制并批量装备15吨级大涵道比军发,全球此前只有美(F117/CF6)、俄(PS-90)、英(RB211)。涡扇-20公开列装,标志中国补上“战略运输机+大客机+大型特种机”动力短板,为后续C929、新型战略轰炸机奠定核心机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