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两只熊猫打包回国,高市早苗一句狂言,换300亿日元天价账单 在日本新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番作妖下,日本马上就要迎来“全国没有一只大熊猫”的日子了。 在香香回国后,现在日本只剩下两只大熊猫了,就是生活在东京上野动物园的双胞胎“晓晓”和“蕾蕾”。这两只大熊猫生于2021年,按照中日合作协议,明年2月就要结束五年旅日生活回国。等这对萌娃踏上归途之时,日本将迎来“全国无熊猫”的空窗期。 这事儿越想越有意思。高市早苗前段时间不是嚷嚷着要“重新审视对华关系”吗?结果转头就收到一张300亿日元的账单——上野动物园估算的熊猫馆改造费用、各地熊猫主题乐园的营收损失、旅游产业链的缺口,加起来都快赶上某些小城市的年度预算了。神户市立王子动物园的负责人私下吐槽:“当初签协议时说得天花乱坠,现在说断就断,我们连新建的竹子供基地都要闲置了。” 看看日本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的反应吧。“每天下班路过上野动物园都要叹气,以后连熊猫团子都买不到了”“名古屋的水族馆去年刚推出熊猫限定便当,现在全要下架”。东京百货店的熊猫玩偶正在疯狂打折,原价4000日元的限定款现在只要998,店员苦笑着对媒体说:“连中国游客都在问要不要帮忙代购回国。” 更扎心的是经济账。日本观光厅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大熊猫相关旅游收入占全国文创IP收入的17%,比宝可梦还高3个百分点。和歌山冒险大世界乐园原本计划扩建熊猫馆,现在设计图还压在社长办公桌底下。园长接受《朝日新闻》采访时满脸无奈:“我们连明年春天的熊猫主题樱花祭海报都印好了。” 这事儿真不能全怪中国。记得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时,中国租借给仙台动物园的“永明”成了灾后心灵治愈象征,当时日本民众还自发组织过熊猫保护协会。现在倒好,某些政客打着“战略自主”的旗号,把文化交流当成政治筹码。京都大学动物行为学教授在专栏里写得很直白:“当熊猫背上外交使命,连竹子的味道都会变复杂。” 要说最惨的还是那些熊猫饲养员。上野动物园的资深饲养员佐藤一郎养了二十年熊猫,原本打算明年带“晓晓”“蕾蕾”回四川老家探亲,现在只能对着空荡荡的兽舍发呆。他最近在职业论坛发帖说:“我们团队里有人开始学养小熊猫了,毕竟那个不用国际协议。” 隔壁韩国倒是捡了个便宜。爱宝乐园的“福宝”今年刚生幼崽,中国文旅部门马上追加了合作项目。济州岛旅行社连夜推出“熊猫亲子游”,广告词直接写着“来看真正的外交使者”。日本旅游协会的人看得眼红,却只能干瞪眼——谁让自家政客把路走绝了呢。 300亿日元够干什么?横滨市政府算过一笔账,这笔钱能养十条新开通的公交线路十五年,或者给全市小学换三遍课桌椅。现在倒好,全打水漂不说,连带着文创产业都要地震。涩谷的熊猫主题咖啡馆老板已经在考虑转型做柴犬主题,就是不知道能不能留住那些带着熊猫发箍的常客。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高市早苗内阁 高市早苗下台 高木早苗 高早苗 上野大熊猫 旅外归国大熊猫 合高市早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