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3月,开国少将孔俊彪回到宁化。在县招待所,孔俊彪对时任县武装部政委的周积源说道 :我这次回宁化只住两天,我有位战友叫卢林根,和我同是城关角头街人。长征到达遵义时,卢林根身负重伤,弥留之际嘱托我,让我转告他家人,他是什么时候战死,死在什么地点。请帮我查一查卢林根家有没有后人,我要见他们。 孔俊彪1917年出生在福建宁化普通农家,那地方山多地少,大家靠种点稻谷过日子。宁化是中央苏区一部分,革命风气很浓,年轻人一茬接一茬往红军队伍里跑。1933年他才16岁就离家参军,从最底层的运输兵干起,天天扛粮食扛弹药,在闽赣边来回跑。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战略转移,他跟着大部队从江西那边出发,先在赣南闽西突破国民党封锁,参加第五次反围剿最后阶段的突围战斗。 那时候部队夜里走路白天藏着,翻山越岭,孔俊彪经常负责抬担架运伤员,草鞋磨破了脚上打泡也得咬牙往前。长征路上最惨的是湘江战役,部队损失大半,他抱着机枪在江边掩护大家过江。过了湘江又缺粮,大家啃树皮挖野菜。1935年到遵义附近,他正式入党,不久就当上连队指导员,行军间隙在火堆边给战士们讲政策鼓劲儿。过草地泥巴没膝盖,大家互相拉着走,翻雪山冻得直打哆嗦,他还带头喊口号带队伍。 抗日战争一打响,他编到八路军里去。1940年百团大战,他在山西正太路一带带人炸铁路炸桥梁,断了鬼子补给线。1944年打沁阳,他指挥部队从城墙缺口冲进去,缴了一大堆武器。解放战争转到华北,辽沈战役他管伤员后送,平津战役协调粮草,保证前线不饿肚子。1949年以后继续在部队干,1955年授少将,后来到兰州军区当副政委,天天到基层检查政治教育和训练。 卢林根跟孔俊彪一样,都是宁化城关角头街人。1934年他也参加红军,和孔俊彪同一条部队长征出发,一路上两人互相照应,缺粮时分干粮,过草地时拉把手。到遵义前还一起打过几场小仗,关系处得像亲兄弟。 1984年3月,孔俊彪从兰州坐火车回宁化县,一下车就住进县招待所。他这次回来就两天,行李简单,头发全白了,但腰板还直。坐下喝口水,就让人去叫县武装部政委周积源。周积源来了以后,孔俊彪开门见山,说有件压了五十年的心事非办不可。他讲到长征到遵义那会儿,卢林根在战斗中腹部腿部多处中弹,伤口感染发高烧,已经不行了。卢林根躺在担架上,拉着他手,勉强说出要他回老家转告家人牺牲时间地点。孔俊彪当时答应了,可部队急着走,从此就断了音讯。他一直以为卢林根牺牲了,这次回来就想找到卢家后人,把话带到。 周积源听完马上行动,记下名字和老家地址,组织几个人分头去城关角头街查访。那条街房子老了,人来人往变化大,可老一辈还记得点事。问了半天,终于从村里老人嘴里问出有个卢林根还活着,就住在附近村子。周积源回去汇报,孔俊彪先不信,反复核对出生年月和籍贯,确定没错才决定亲自去。县里安排车,周积源陪着,车开到村口停下,卢林根已经站在家门口等着。 两人一见面就认出来了,紧紧握手。卢林根慢慢讲当年的事:遵义负伤昏迷后,被老乡冒死抬到山洞,用草药敷伤口熬了好几个月。醒过来打听部队没消息,就一个人往回走,路上讨饭翻山,几个月才到宁化。到家烧了红军东西,对外说在外打工受伤,从此低调种地,再没提过当红军的事。 重逢把五十年的结解开了。孔俊彪把当年的话带到,卢林根把活下来的经过讲清,两人心里都踏实了。孔俊彪完成承诺,第二天就离开宁化回兰州。卢林根谢绝外界打扰,继续在村里过日子,天亮下田天黑收工,一年年种稻种菜,日子平平淡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