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写道:“中日外交争端持续僵持,北京全方位高强度向日本施压,逼迫

灵竹闲云 2025-11-26 17:15:25

新加坡联合早报发文写道:“中日外交争端持续僵持,北京全方位高强度向日本施压,逼迫日本撤回‘台湾有事’言论。继旅游、电影、水产品后,北京会否对日本重拳打出‘稀土牌’成看点。”   最近中日关系的气氛确实紧张,根子就在日本首相高市早苗那番“台湾有事”的言论上。 她公然在国会上说,台海若有状况可能构成日本的“存亡危机事态”,暗示要动用集体自卫权,这明摆着是干涉中国内政,触碰了红线。 要知道,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里写得清清楚楚,日本得尊重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现在这么说,根本就是背弃承诺。   中方的回应来得又快又准,先是旅游领域,文化和旅游部发了警示后,短短几天就有50万张飞往日本的机票被退订,日本旅游业损失惨重,有研究员算过,这可能让他们GDP少涨0.36%。 文化上更直接,《蜡笔小新》新电影、《工作细胞》这些日本片子都暂缓上映了。 最狠的是水产品,11月19号正式通知暂停进口,要知道日本刚恢复对华扇贝、海参出口没几天,这下北海道的水产商全慌了。 外交部说得实在,就算放行,中国民众也不买账,毕竟谁能容忍政客挑衅完还赚我们的钱。   这些措施已经让日本疼了,但大家最关心的还是稀土这张牌。 这么说吧,日本的高端制造离了稀土根本转不动,芯片、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都得靠这种“工业维生素”,可日本自己几乎没稀土矿,以前大部分都从中国进。 更关键的是,中国掌握着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技术,澳大利亚、越南就算有矿,也没法做出合格的产品。   2010年钓鱼岛争端时,中方就试过限制稀土出口,日本制造业当时差点停摆。这十多年他们一直想找替代来源,可到现在还是没摆脱依赖。 要是真动稀土牌,日本汽车、电子这些支柱产业就得面临断供风险,后果比水产品禁令严重十倍。   但稀土牌也不是随便出的,说白了,这是张“重拳”,打出去固然能重创日本,可也可能倒逼他们加速找替代,甚至拉着美国一起建供应链。 现在中方的措施更像警告,给日方留了回头的余地。 毕竟2025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高市早苗在这个节点说这种话,本身就很过分,中方要是真被逼急了,稀土牌未必不会亮出来。   日本该清楚,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轮不到他们说三道四,以前殖民台湾的历史账还没算,现在又想搞事情。 旅游、水产这些只是开胃菜,稀土才是真正的死穴,要是还不撤回错误言论,接下来的后果恐怕不是他们能扛住的。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对此您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0 阅读:1043

猜你喜欢

灵竹闲云

灵竹闲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