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想说一下金龙鱼,如今国内粮油市场金龙鱼是绝对的顶级巨头,但是金龙鱼说到底也是国外品牌,虽然老板是华裔,但是人家国籍是马来西亚啊,我们自己最基本的粮油产业怎么能够掌握在跨国企业手里呢?我们自己的中粮等企业都在干嘛呢? 你有没有发现,提起国内粮油市场,第一反应总是“金龙鱼”,它几乎成了我们餐桌上的“国民品牌”。但细细一想,这个“国民品牌”背后,却藏着一个令人深思的现实:金龙鱼其实是一个马来西亚的跨国巨头,虽然它的老板是华裔,但归属国籍依然是马来西亚。这让人不禁疑问:我们自己最基本的粮油产业,为什么会被外来品牌牢牢掌控?难道我们就只能在“买方市场”里苦苦挣扎吗? 试想一下,咱们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粮食产量,土地、技术、劳动力都在我们手中,可为什么我们的餐桌上,最常见的油品牌,却大多是“洋品牌”?这背后,折射出的是我们产业链的断裂、技术的薄弱,甚至是某些企业的“懒惰”——他们似乎满足于现状,觉得有金龙鱼这样的“巨头”坐镇,自己就可以安稳享受“分红”。 但问题是,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自主可控。我们要问:中粮、益海嘉里、鲁花……这些曾经响亮的名字,为什么不能站在行业的顶端?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粮油帝国”?这不仅仅是产业的问题,更是国家战略的核心。粮油是民生之本,没有自主掌控的粮油产业,任何“安全”都只是一纸空谈。 有人会说:“国家政策在支持啊,怎么还差那么远?”但真相是,政策的引导固然重要,但更需要企业的创新与突破。我们需要的是一批敢于“啃硬骨头”的企业家,敢于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上投入,敢于打破外来品牌的垄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粮油市场上实现真正的“自主可控”。 这不禁让人心潮澎湃——如果我们的粮油产业能够像国产高铁、芯片那样,突破技术壁垒,建立起自主品牌,岂不是意味着我们真正掌握了“粮食安全”的主动权?这不仅关乎经济,更关乎国家的未来。毕竟,粮油不仅仅是食物,更是国家的“底气”。 所以,朋友们,别只盯着金龙鱼的“光鲜亮丽”,更要关注我们自己产业的未来。我们需要的是一种行动的觉醒,一场从“依赖”到“自主”的革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粮油自主”,让每一滴油都充满中国味,让每一餐都吃得安心、放心。毕竟,粮食安全,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外资金龙鱼 食用油金龙鱼 金龙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