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当爷爷,17岁当爸爸!徐州这家人把日子过成了加速版人生。新生儿嗷嗷待哺,少年爹妈手忙脚乱,爷爷奶奶边教儿子换尿布边掏钱养孙子.这不是热闹,是三代人挤在同一个生存战场上。 有人说技校风气差,可问题真在学校吗?两代人都没读完高中,父子双双在青春期裸奔进成人世界。家里对恋爱不干预,对责任没启蒙,性教育更是空白。直到孩子出生,才发现自主选择背后全是被动接受。 爷爷抱着孙子说年收入3600元,这个数字刺痛了多少人!可现实中,海南妈妈村14岁生娃,30岁当外婆的案例早已不鲜见。当教育缺位遇上社会支持薄弱,底层家庭就像陷入循环.父母自己还没成熟,孩子已被迫接班当父母。 但换个角度看,少年爸爸至少没逃避,爷爷奶奶咬牙扛起重担。比批判更重要的,是看到《家庭教育促进法》下强制亲职教育的紧迫性,以及学校青春期心理辅导,生活技能课程的缺失。这家人没等到亲子成长档案的帮扶,但更多家庭需要避免重蹈覆辙。 生活从不管你是否准备好。但若社会能多教一点如何做父母,学校多讲一点爱与责任,或许下一代少年不必在尿布和学费间仓惶长大。毕竟,真正的成长不是年龄叠加,而是心理与能力同步成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