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李莲英趁慈禧用晚膳时,劝她多喝酒,结果慈禧就喝多了,李莲英趁机谄媚道:

寻双野史 2025-11-27 11:16:23

清朝时期,李莲英趁慈禧用晚膳时,劝她多喝酒,结果慈禧就喝多了,李莲英趁机谄媚道:“老佛爷的字最漂亮,莲英很喜欢,赐给奴才几个可好?”慈禧半醒半醉写下“性月恒明”四个字,李莲英一看乐坏了。 这四个字看似寻常,可在当时的宫里,简直是李莲英踩中了“隐形特权”的关键!慈禧虽贵为太后,平时练字要么写“福”“寿”这类吉祥话,要么是治国相关的匾额,从未给太监赐过如此寓意深远的字——“性月恒明”本是佛家语,意为心性如明月般恒久清明,可落在李莲英手里,味道就变了。他捧着御笔朱批的宣纸,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眼泪汪汪地说:“老佛爷把这般清净智慧赐给奴才,是盼着奴才永远忠心透亮,奴才定当肝脑涂地,不负圣恩!”这番话说得慈禧龙颜大悦,晕乎乎地还赏了他一串翡翠朝珠。 李莲英心里门儿清,这四个字可不是普通的墨宝,是他在宫里横行的“免罪金牌”!第二天一早就把字装裱起来,挂在自己住处最显眼的地方,但凡有官员或太监来走动,第一眼就能看见。有次内务府大臣想弹劾他贪墨,可一进房门瞧见“性月恒明”的御笔,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连太后都夸李莲英“心性清明”,谁还敢说他的不是?就连光绪帝身边的亲信,见了这四个字也得绕着走,生怕被扣上“质疑太后眼光”的罪名。 更绝的是,李莲英还把这四个字的妙用发挥到了极致。每逢宫里有祭祀或庆典,他总捧着装裱好的御笔,在慈禧面前“无意”提起:“奴才每日看着老佛爷赐的字,就想起您的教诲,不敢有半分逾矩。”慈禧本就对自己的书法颇为得意,听他这么一说,更觉得李莲英是懂自己的人,对他的信任又多了几分。宫里人渐渐摸透了门道,不管李莲英做了多少越界的事,只要这四个字挂在那儿,就没人敢轻易动他——毕竟谁也不想跟“太后认证的清明之人”过不去。 可谁都知道,这“性月恒明”四个字,对李莲英来说就是块遮羞布!他借着慈禧的宠信,收受贿赂、干预朝政,宫里的太监宫女没少受他欺压,官员想要求见慈禧,更是得先过他这关,银子少了都进不了宫门。那些敢怒不敢言的人,私下里都嘲讽:“什么心性清明,分明是贪心昭然!老佛爷喝多了写的四个字,倒成了他作恶的挡箭牌。” 慈禧到死都没看清李莲英的真面目,还在临终前特意嘱咐,让李莲英善终。而那幅“性月恒明”的御笔,在李莲英出宫后被他小心珍藏,成了他晚年安身立命的资本。只是这四个字背后的虚伪与算计,终究成了晚清宫廷的一段笑柄——谄媚者借醉酒之言谋私利,掌权者因一时糊涂授人以柄,这般荒唐事,在封建王朝里竟屡见不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380

猜你喜欢

寻双野史

寻双野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