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中国参观5天,看欧洲人是如何反省的。这些人不是一般的人。事情是这样的。欧洲议会对华关系代表团团长恩金·埃罗格鲁(Engin EROGLU)在访问中国后,在社交媒体上发表了一些发人深省的言论:"中国在奔跑,而欧洲还在睡大觉" 埃罗格鲁说这话时,估计是被北京五天的见闻戳到了痛处。他可能坐过一次北京地铁,看着早晚高峰里年轻人抱着电脑赶路的样子,对比欧洲地铁里大多是悠闲看报的人,才懂什么叫"目标坚定";或者他去了某个新能源产业园,看到工厂里机器人24小时运转,工程师们围着屏幕讨论技术参数,而欧洲同类企业还在为环保审批的流程扯皮,这时候他才明白"推进节奏毫不松懈"的真正含义。 他提到中国投资规模巨大,这点没假。比如他可能和某个扎根中国的欧洲创业者聊天,对方说在中国建工厂,从拿地到投产只用了18个月,而在欧洲至少要三年——光是环评就耗掉一年半。这些细节,应该让他心里直发紧。 对比欧洲现状,他说用债务掩盖增长、叠加监管层、设置创新障碍,这些都是事实,但他没说透的是欧洲的病根:不是不想跑,是跑不动。比如欧洲某国想削减一点点养老金,立刻引发全国罢工;企业想搞人工智能研发,却被数据保护法卡得寸步难行,连用户数据都没法用。这些问题不是喊几句"觉醒"就能解决的,是几十年高福利养出来的惰性,是官僚体系堆出来的壁垒。 埃罗格鲁呼吁欧洲立刻觉醒,但他可能没意识到,欧洲的觉醒需要的是刮骨疗毒的勇气。中国的奔跑,是从政府到普通人都愿意为长远目标放下眼前舒适——比如年轻人愿意加班搞研发,企业愿意投巨资做基础研究;而欧洲呢?大家早就习惯了周末不上班、一年几十天假期的日子,谁愿意主动改变?官僚们更是怕担责任,宁愿多设几道关卡也不愿简化流程。 我觉得埃罗格鲁的反省虽然尖锐,但还是带着欧洲人那点傲慢:他以为只要叫醒欧洲就能追上中国。可现实是,欧洲就算醒了也跑不快——就像一个长期卧床的人,突然站起来只会摔跟头。中国的发展是无数人拼出来的,欧洲的落后是自己选的舒适路走出来的。不知道欧洲那些政客看到他的话,会不会真的明白:问题不是睡不醒,是醒了也没力气迈开腿
来中国参观5天,看欧洲人是如何反省的。这些人不是一般的人。事情是这样的。欧洲议会
康源面条
2025-11-27 15:06:0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