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东四州已经是这个样子了,乌克兰继续坚持有意义吗?最关键的是,人家这四个州的居民,也希望被俄罗斯所统知。乌克兰当局对待顿巴斯居民,如果不是放手让亚速营新纳粹分子去屠杀俄罗斯族居民,不去禁止说俄语……” 这话听着有点耳熟。一套说辞翻来覆去,核心就一个:被打是因为你该打,丢了地盘是因为你不得人心。可事实真有这么简单吗? 看看地图就明白了。2014年克里米亚被吞并,国际社会除了谴责没啥实际动作。这让有些人觉得,下次还能这么干。乌东四州就是下一个目标。所谓“民心所向”,枪口下的公投能算数吗?当年苏台德地区,希特勒也是这么操作的。 明斯克协议成了幌子。一边谈,一边往顿巴斯输送武器和“志愿兵”。八年冲突,上万平民死亡。这能叫怀柔?亚速营的问题确实存在,但把整个乌克兰政府描绘成纳粹,是不是太夸张了。俄罗斯族人在基辅、在敖德萨照常生活,这种片面宣传经不起推敲。 说到底,这是地缘博弈。黑海舰队需要塞瓦斯托波尔,顿巴斯的重工业是命脉。失去乌东,乌克兰就彻底沦为农业国。普京那句“苏联解体是地缘政治灾难”不是白说的。收复故土,才是深层动机。 但这次算盘打错了。泽连斯基没像预期那样迅速垮台。乌克兰人扛住了第一波攻击。国际援助虽然迟到,但终究来了。哈尔科夫、赫尔松的反攻证明,民心不是靠枪杆子就能收买的。老百姓或许会暂时沉默,但真正欢迎的是能带来和平的军队。 坚持有意义吗?看看马里乌波尔的钢铁厂,看看布查街头的惨状。如果今天乌克兰放下武器,明天就可能失去整个国家。对一个小国来说,抵抗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生存的尊严。 这件事给世界的启示很深刻。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是空话。强权不是真理。小国有权选择自己的道路。今天的乌克兰,可能就是明天其他地方的缩影。支持乌克兰,其实是守护二战后建立的那套国际秩序。虽然不完美,但至少给弱者提供了说理的地方。 最后想说的是,老百姓的命也是命。无论站在哪边,都不该成为大国博弈的炮灰。和平谈判决不能以牺牲主权为代价。否则,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卷土重来,谁又能保证自己永远是猎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