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的后代,基本都润出去了,成了富商、巨贾。左宗棠的后代,一个没走,全在国内

诗柳九幽 2025-11-27 18:05:45

李鸿章的后代,基本都润出去了,成了富商、巨贾。 左宗棠的后代,一个没走,全在国内,成了医生、学者、技术员。   李鸿章和左宗棠,俩人在世的时候较劲,百年后他们的后代,活成了两条泾渭分明的线。 左宗棠这辈子最看重的就是“务本”,反复告诫子孙“治有用之学,成经世之才”,还特意强调“断不可令作官”,怕官场黑暗毁了后人。他自己位高权重,每年养廉金就有两三万两,却只给每个儿子留 5000 两遗产,加起来才2万两,剩下的全用来赈灾、办学、修公益设施,一辈子随手散掉的廉俸占了九成五。这种家风直接刻进了后代的基因里,几百号后人没一个想着往外跑,全扎在国内搞专业领域。 第四代孙左景鉴是响当当的外科专家,上世纪60年代就被誉为中国外科“四把刀”之一,1956年放弃上海的舒适生活,带着家人去重庆筹建医学院和医院,一手建起重庆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还出任首任院长,抗美援朝时主动请缨,研制的手提式血液保养箱帮前线救了不少伤员。他的儿子左焕琮成了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所脑神经疾病研究所所长,玉泉医院院长,女儿左焕琛是上海市原副市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教授,一家三代都干着救死扶伤的活儿。 还有曾孙左景伊,专攻腐蚀与防护领域,硬是攻克了裂缝腐蚀机理这个世界性难题。如今左宗棠后裔已经延续到第九代,足足数百人,出了数十位知名专家学者,全扎堆在教育、科研、医疗这些领域,没一个移民海外的,把“有用之学”的家训践行得明明白白。 反观李鸿章,作为洋务派的领头人,生前就忙着开工厂、办银行、搞运输、做外交,家族早就和商业、海外势力绑在了一起。1904年李家留下的《分家合同》至今还在合肥李鸿章享堂展出,能看出家族产业遍布各地,家底殷实得很。这种商业基因和海外视野直接影响了后代的选择,加上晚清民国战乱不断,李家后代拿着家族积累的资源,大多选择出去闯世界。 现在李氏家族现存后人约2万人,遍布美国、加拿大、新加坡、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光亿万富翁就出了3位,比如李家昶在美国经商多年,把家族生意做得风生水起。他们继承了李鸿章的商业头脑,靠着早年积累的人脉和资本,在海外贸易、金融等领域站稳脚跟,一个个成了手握财富的富商巨贾,和左宗棠后代的专业路线完全是两个方向。 其实这两条泾渭分明的路,早就被两位先祖的人生选择和家风定好了调子。左宗棠一辈子守着家国,教后代踏实学本事、低调做实事,后代自然扎根国内搞科研做医疗;李鸿章一辈子搞洋务、通海外,家族浸在商业氛围里,后代顺着这条路闯世界经商致富。俩人在世时的较劲,没想到以这种方式延续了百年,后代们都活成了各自家风里该有的样子,说起来也算是一种奇妙的传承。

0 阅读:0
诗柳九幽

诗柳九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