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徐志摩嫌弃张幼仪土气,但晚上却仍然跟她行“夫妻”之事,张幼仪晚年也曾回忆说:

昱信简单 2025-11-28 02:47:08

虽然徐志摩嫌弃张幼仪土气,但晚上却仍然跟她行“夫妻”之事,张幼仪晚年也曾回忆说:大婚当天,我们就圆房了,在英国时,虽然他白天不同我讲一句话,但晚上他仍然和我行夫妻之事。1915年的洞房夜,15岁的张幼仪指尖划过红丝袍上的鸳鸯绣纹,终究没敢开口。那时她不会想到,多年后上海滩时髦太太们追捧的改良旗袍会出自她手,濒临破产的女子银行会因她重焕生机,而她的墓碑上,连“徐志摩夫人”四个字的影子都寻不见。 丫鬟铺好的白丝帛在烛火下泛着冷光,对面的徐志摩眼神里没有半分新郎的温度,只有对“传宗接代”的程式化期待。那晚之后,她成了徐家的媳妇,却像件不会说话的家具——婚后七年,徐志摩足迹遍布天津、北京、欧美,两人相处不足四月,白天饭桌上他躲着她,夜里却从不推脱“义务”。1918年长子徐积锴降生,她以为孩子能焐热婚姻,可月子还没坐满,他就登上了去美国的轮船,给朋友写信说“家有悍妇,不足与语”,却从未对她讲过一句不满。 1921年英国沙士顿的冬天,她漂洋过海寻夫,等来的是更刺骨的冷漠。他找来留学生同住避开单独相处,人前叫她“乡下土包子”,夜里却依旧踏入她的房间。怀孕的消息传来,他只丢出“打掉”两个字,被问起风险时竟反问“难道因噎废食”。一周后他彻底消失,留下怀有身孕的她在陌生小镇靠亲友接济。1922年柏林产房,刚生下次子彼得的她,面对的是带着离婚协议的徐志摩,身后站着催她签字的金岳霖、吴经熊——所谓“小脚与西服不搭调”的理由荒唐至极,她3岁缠足四天就被二哥制止,哪来的“小脚”? 签完字,徐志摩隔着玻璃瞥了眼孩子便匆匆离去。那时她不会想到,这转身竟成了她人生的分水岭。二哥资助她进德国裴斯塔洛齐学院,从字母开始啃德语,白天上课晚上打工,1925年3岁的彼得夭折,最痛的伤疤成了最硬的铠甲,她在墓前攥紧拳头:“以后只靠自己。” 两年后回国,她拒绝徐家接济,凭德语功底站上东吴大学讲台;1928年八弟邀她共创云裳时装公司,她带着设计师跑遍洋行,把西方剪裁缝进中式纹样,改良旗袍风靡上海滩,首创的“预约定制”连宋氏姐妹都来光顾;同期接手濒临破产的上海女子商业银行,大刀阔斧整顿账目,引入小额储蓄,硬是让银行起死回生,成了上海滩首位女性银行高管。 徐志摩遇难后,她每月给陆小曼寄300元生活费,照料徐家公婆直到养老送终。有人笑她傻,她只淡淡说:“体面是自己挣的,与旁人无关。”1949年移居香港,53岁时经朋友介绍认识中医苏纪之,写信征求儿子意见后在日本成婚,终于尝到平等尊重的滋味。对儿媳张粹文,她请家教补英语国文,开导说:“婚姻不是迁就,是同频成长”;儿子赴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她扛起照顾四个孙辈的责任,让儿媳能随行求学。 1967年迁居美国,80多岁仍坚持学外语、练体操,周末约好友打麻将,日子过得有声有色。1983年接受采访时,她坦然道:“德国前的我凡事都怕,德国后的我一无所惧。”1988年纽约逝世,88岁的她身边围着家人,墓碑上只有三个字:张幼仪。 红丝袍上的鸳鸯绣纹早已褪色,但那个15岁没敢开口的姑娘,终究用一生证明:命运给的剧本再潦草,也能笔尖蘸血,写出自己的传奇

1 阅读:3300

评论列表

春风妖娆

春风妖娆

13
2025-11-28 07:00

发国难财的那个?洗白呢?

月亮弯弯

月亮弯弯

9
2025-11-28 07:38

了不起!佩服!

在一起

在一起

4
2025-11-28 08:22

这娘们不是好人

用户17xxx01

用户17xxx01

3
2025-11-28 07:44

云中鹤

陈山一雾

陈山一雾

1
2025-11-28 08:29

论渣,少人渣过徐志摩: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摸着屋外的。林才女冰雪聪明,没上贼船。可怜徐才子,命绝荒山中

泥泞中的老虎

泥泞中的老虎

1
2025-11-28 15:30

可笑八十年代还到处传颂他的诗,报纸杂志津津乐道他当年的风流韵事,一个文化流氓渣男被吹捧成了大情圣!这就是所谓的小资知识分子

潇逸

潇逸

1
2025-11-28 08:38

徐志摩果然是渣男界的顶流

ykfghc

ykfghc

1
2025-11-28 10:41

张家也是豪富之家

俺来了

俺来了

1
2025-11-28 10:03

渣男

poemjing

poemjing

1
2025-11-28 15:04

这两口子都不是啥好人。

古月胡

古月胡

2025-11-28 15:41

林徽因还是看透了徐志摩。

猜你喜欢

昱信简单

昱信简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