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位老妇人主动请当汉奸的侄子吃饭。突然,她神秘兮兮地说:“孩子,帮我弄300发子弹!”汉奸一听,放下碗筷说:“您是疯了吗?” 1941年,咱中国正和鬼子打得火热,全国上下乱糟糟的,到处都是战火硝烟。那时候,不光是外面有敌人打进来,家里头还有内鬼,真是让人头疼。但就在这种难熬的日子里,咱们中国人里头的英雄好汉一个个站了出来,为了咱国家,为了咱民族,豁出去了。老话咋说的?“国家兴亡,人人有责。”你瞧,连一个普通老太太都能干出大事来。 那时候,有个叫马宗英的老太太,住在个不起眼的小镇上,天天卖包子过日子,人挺和善的。可谁知道,她背地里是共产党的人,专门干地下工作的。因为她平时不张扬,跟大家关系又好,所以连日本人和那些汉奸都没把她当回事,这也让她有了机会干大事。 有一天,上头的人悄悄找到马宗英,跟她说部队缺子弹,想让她帮忙弄300发回来。“300发够不够用?”马宗英直接问了。上头的人告诉她,多了容易露馅。马宗英一听,二话不说就答应了。她知道,这不仅仅是子弹的问题,这是给咱队伍打气,给咱国家加油的大事。可话说回来,要怎么才能弄到那些子弹呢?马宗英琢磨来琢磨去,就想到了自己的侄子王云蓬。王云蓬啊,以前是个挺有血性的小伙子,抗战那会儿还跟着游击队打鬼子呢。可惜后来上头投降了,他也就成了大伙儿眼里的汉奸。但说到底,他心里还是向着好的,时不时还会偷偷帮帮抗日的人。 马宗英心想,这可是自家的侄子,得好好利用这层关系。于是,她找了个傍晚,把王云蓬请到家里来吃饭,还特地做了一大桌子好吃的。饭桌上,马宗英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起想要300发子弹的事。王云蓬一听,差点没从椅子上掉下来,心想姑妈这是不是开玩笑呢?但马宗英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说完,王云蓬也就动摇了。 王云蓬凭着自己的身份,又使了点银子打点上面的人,还真就把那300发子弹给弄到手了。马宗英拿到子弹后,生怕出什么岔子,就把它们藏在了装包子的笼屉里。然后,她就借口给城外的八路军送饭,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批宝贝给送了出去。老板得知后,对马宗英大加赞赏,还特地谢了谢。马宗英一听,连忙摆手说:“这都是我侄子的功劳,咱们中国人嘛,这都是分内事。”这话一出,大家伙儿都觉得,这不仅是夸马宗英一个人,也是夸那些抗战时默默付出的老百姓呢。 王云蓬呢,经过这事,心里头那个自豪啊,跟以前可不一样了。他开始主动找活干,帮着抗日队伍,慢慢地,从个被逼无奈当汉奸的,变成了真枪实弹的抗日英雄。这变化,不仅改写了他的命运,还成了大伙儿学习的榜样,鼓舞着更多人加入到抗日的大潮中。 说起来,马宗英的故事啊,就像是给那个年代所有英勇的人们唱的一首赞歌。那时候,不管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将士,还是像马宗英这样在背后默默付出的普通人,他们都是咱们中华民族那股子不屈不挠精神的写照。没有这些无名英雄的付出和牺牲,哪有咱们现在的和平日子啊。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不管遇到啥难关,只要大伙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历史这本书啊,不光让我们知道珍惜现在的好日子,还激励着每一个人,在时代的浪潮里乘风破浪,为咱国家和民族的美好明天添砖加瓦。

萬般皆是空
每一颗子弹瞄准一个敌人
楚留香
然后,她就借口给城外的八路军送饭,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批宝贝给送了出去…… 无语了,UC浏览器!
用户13xxx74
借口给八路军送饭,这借口[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淡然远行
AI还是有缺憾的[开怀大笑][开怀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