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哪位大聪明最先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来评价明朝的兴衰。总结得也没

彭丽说 2025-07-14 22:03:20

也不知道哪位大聪明最先用“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来评价明朝的兴衰。总结得也没什么毛病,事实也是如此,但不知道为何成演化了一群人对明朝的精神崇拜。 “君王死社稷”出自《礼记.曲礼》原话是“国君死社稷,大夫死众,士死制。”初看的话,都会皱眉头,就没一个能活吗?但是人家不是这个意思,说的是国君守卫国土,大夫护卫百姓,士卒坚守职责,维护礼法。是儒家对君臣责任伦理的核心表述,体现了古代礼制中不同阶层与国家存亡的绑定关系。 儒家的理想是好的,可是忽略了人性的贪婪,君王死社稷只是为了专权,所以老朱家喜欢开东厂、西厂各种厂,这是对私权的贪恋,也是对其他阶层没有信任只有猜疑,所以,只能“天子守国门”。 对明朝“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这样的表述,是告诉大家社会责任都成了老朱家的私事了,大夫、士卒,群众没有了参与感。所以每次谈论明朝的历史时,最后只能将老朱家挂歪脖子树上。 《孟子》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才是让大家一起“活”的思考,将社会责任担当还给民众。“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成不了精神图腾。还比不上“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1 阅读:158

评论列表

王二麻子

王二麻子

5
2025-07-15 13:15

公道自在人心,同样是亡国之君,商纣完颜守绪朱由检,与司马邺赵佶陈叔宝,还是分了高下的

难得糊涂

难得糊涂

3
2025-07-15 09:25

孟子幸亏是春秋战国人,要是他活在朱元璋时期十族都不够砍的

平静~开开开 回复 09-18 01:00
孟子这本书在南宋之前,都不在官方定的儒家经义里,是在南宋才进入官方经义。北宋得位不正和士大夫共天下,孟子才被士大夫们拿出来力挺。

呵呵 回复 平静~开开开 09-27 21:53
孟子是王安石变法时候才主推,主要是加强政府干预,君主爱民如子应该屡行儒家责任,而非与民争利等祖宗之法不可变批判,并不是宋得位不正确定的,因为宋枪杆子政权,宋之前也是谁强谁恶谁正确,宋为了自己家族稳定必须要把统治阶层把持在意识形态而不是军队。

烤馍片

烤馍片

2
2025-09-24 15:09

同样是皇帝,崇祯比溥仪有骨气的多

才华大道

才华大道

1
2025-07-16 06:31

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并不是好事,国家亡的更快,人民受苦更多!靖康耻,北宋亡!崇祯死,满清横扫全国!清政府签了多少卖国条约!这都是后果!

江渐月 回复 09-26 06:16
清朝的立宪制如果来真的,也许革命就不会成功了。当然,参考一下伊朗的巴列维王朝的下场,也许成功立宪后的清朝皇室下场…不咋地。

雪儿 回复 江渐月 09-27 13:06
满清得国不正,坏事做尽,不可能搞君主立宪,把权力给汉人,汉人也不认同满清,不认可满清皇帝,哪个祖上与满清没有血海深仇

彭丽说

彭丽说

彭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