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消费观|能接住疲惫的消费,才是有意义的
蝉衣儿的商业
2025-09-03 15:55:09
hi我是蝉衣儿,一天打三份工
实现工位自由,带娃自由
朋友说:
看上了个一口价的镯子,特别喜欢,算下来1600/克,4万相当于不吃不喝不花半年的辛苦工资了,我怕我买回来后悔,但又真的很喜欢,这题怎么解?
我的原则是如果一件物品让你在还没有买的时候就已经这样纠结,并且怕后悔的话,那就不要买,因为大概率买了你会后悔纠结。
真正让你想要并且拥有的东西,第一眼就会喜欢,哪怕当下不买,后面也会买,根本不会考虑买来会不会后悔,只会想着当时怎么没有直接买了。
我不知道大家平时购物习惯,每个人的消费习惯不同,每一阶段的消费观是不一样的。
30岁以后,我觉得钱要花在能接住疲惫的地方,这一年我的消费从"为面子买单"到"为里子投资",从"追求性价比"到"购买情绪价值",从"囤积物质"到"囤积治愈感。
⭕️现在,我的消费原则只有一条:
如果这件东西不能:舒适身体/治愈情绪/节省时间,那它就不值得进入我的生活。
30岁后我的消费从“取悦他人”转向“滋养自己”
1⃣️省时省力
“时间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智慧的女性早已明白这一点。”
请钟点工打扫卫生、这些看似多花了钱,却买回了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我算过一笔账:“请人打扫一次100元,却能换回4小时的自由时间,用来读书写作或者放松休息,性价比太高了。”
2⃣️为体验付费
中年女性越来越倾向于为美好的体验付费:一次难忘的旅行、一堂有趣的插花课、一场陶冶性情的音乐会。
这些消费带来的快乐持久而深刻,远远超过购买一个带有明显logo的奢侈品。
3⃣️长期主义原则
计算商品的价格时,不仅要看标价,还要计算每次使用的成本。一把3000元的椅子,如果使用十年,每天成本不到一元,却每天都提供舒适的体验。
4⃣️能量守恒原则
“你的环境如何塑造你,你就该如何塑造你的环境。”
评估一项消费是否值得,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这东西是会增加我的能量,还是会消耗我的能量?
这种通透,是千金难买的人生智慧。
可以和我聊聊你们目前的消费观呢~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