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公平”难以满足“情感补偿”
黄栋纠纷
2025-09-13 15:04:38
[火R][火R]成都地铁“被诬陷偷拍”案近日尘埃落定,最终以二审维持原判,驳回何某某的上诉告终。
[向右R][向右R]通过研读成都市中级铁路运输法院的对外公布的说明,可以看出法院的核心认定在于:罗某某、曾某某基于客观现象的质疑不构成法律意义上的侮辱或诽谤,且其事后多次道歉,主观上并无侵权故意,客观上也未导致何某某社会评价的降低,因此驳回上诉人的上诉请求。
[拔草R][拔草R]这起案件二审维持原判,法律上确有依据,但社会观感上大多人觉得判决不公,不少人觉得“诬陷成本低,而维权成本高”,其实之所以造成这种感觉,本质是法律技术判断与公众公平体感之间的落差。
[一R]法律维护了“底线公平”,但难以满足“情感补偿”。法院严格遵循了证据原则和构成要件,判决在法理上是严谨的。因为法律是底线思维,讲求证据和规则,它裁定的是“是否违法”,而非“是否委屈”。何某某的愤怒与痛苦是真实的,但法律无法仅因主观感受而追究对方责任。
[二R]讨论此案“公平”与否,需跳出个案看影响。法院之所以如此判决,一方面是考虑到偷拍等事件中,受害者本身取证和维权就非常困难,法律需要在保护被质疑者和鼓励勇敢维权之间做出艰难平衡。此案判决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在维护这种“维权勇气”的社会环境。
[炸弹R][炸弹R]所以本案判决公平与否,取决于站在哪个视角:
[星R]若信奉法律的程序正义和证据规则,认为必须严格遵循构成要件,那么判决是公平的。
[星R]若更看重实质性的感受和代价,认为行为人的过失理应承担更多责任以抚慰受害者,那便会觉得不公。
0
阅读:11
墨者
以后旁观的男人别急着上,看清楚再说,原则就是女人的话基本不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