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蒙项目再出岔子,俄方告知中国,优惠措施未来三年都给不了 九月初普京到访,中俄蒙三国拖了数年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终于定了下来,中俄蒙三国在华正式签署项目备忘录。 消息一出,不少人心里咯噔一下。说好的互利共赢,怎么突然就“优惠给不了”?普京前脚刚走,俄方后脚就传来这样的消息,实在让人难以平静。 回顾月初的签约现场,气氛可不是这样的。普京信誓旦旦地说,中方将以“市场价格”拿到资源,价格比欧洲低,还不存在“谁施舍谁”。蒙古国也满脸诚意,表态要全力配合、加速发展。一片叫好声中,仿佛这条能源大动脉已经畅通无阻。 可现实偏偏喜欢打脸。俄方一句“三年给不了优惠”,瞬间把所有人拉回谈判桌的残酷真相:国际合作从来不是请客吃饭,而是利益与筹码的反复较量。 我们得看清,俄罗斯现在什么处境?西方制裁压得喘不过气,能源收入大幅缩水。这个时候急着推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明摆着是要找东方买家救急。但急着卖,不等于就会贱卖。 中国早就不是能源市场上的新手。我们这些年布局多元进口,中亚、中东、海上通道,哪一条都没闲着。凭什么非要吊死在一棵树上?俄方想玩价格博弈,中方手里也不是没牌。 蒙古国也别光忙着喊“支持”。过境费虽然赚,但真要把自己当香饽饽,那就太天真了。中俄真要撇开你另起炉灶,也不是不可能。地缘政治里,小角色最怕的就是站错队、喊高价。 说到底,这条管道牵扯三国利益,谁都不是小白兔。俄方临时变卦,我们不意外,但必须警惕。合作可以谈,底线不能丢。中国要的是稳定能源供应,不是谁的施舍;俄罗斯要的是真金白银,不是友谊万岁;蒙古要的是发展机会,不是左右逢源。 能源战略从来步步惊心。普京嘴上说“公平合理”,行动上却推迟优惠,明摆着是要拖时间、等行情。但我们等不等得起?值不值得等?这些问题,远比一纸协议更重要。 国际舞台上,话说得漂亮不如做得实在。三国项目能否真正落地,看的不是备忘录签了多少页,而是利益能否真正平衡。俄方这一出戏,恐怕才刚刚开始。
中俄蒙项目再出岔子,俄方告知中国,优惠措施未来三年都给不了 九月初普京到访,中俄
世界风云
2025-09-19 16:40:00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