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昨天高原烟花秀那条聊一下
我感觉这两年国内企业对于品牌的塑造,是弱化的。可能是品牌部门的话语权下降,也可能是整体思路的改变。
简单来说,硬仗可以,但“软仗”不行。
比如最典型的,保时捷跑车,看好这个男孩
这是今年非常经典的传播案例,在各个短视频平台上都打出了极佳的效果。
保时捷属于高端品牌,按理说完全可以走高端定位思路,强调车主的非同凡响,突出身份地位去。但他们没有,他们反而来打莫欺少年穷,给你讲少年感,讲人文精神。
类似的还有苹果,我们经常吐槽欧美公司多元化政治正确入脑,但事实是当他们真坚持下来的时候,你也得说句佩服。
而烟花这个呢,昨天我就提了,先不说高原生态破坏问题啊
我始终无法理解,户外品牌,和去高原上放烟花,有什么因果关系。
评论区也没人能答出来
耐克公司赞助世界冠军,世界冠军都穿我们的跑鞋,这个逻辑我理解
一些公司刻画普通人,表示伟大源自平凡,平凡人也有梦想,这个逻辑我也理解
但我就是不太理解,户外品牌去高原放烟花,这个逻辑在哪?
你哪怕搞个高原登山比赛,虽然也破坏环境对吧,但这个因果逻辑我至少理解
户外品牌,往上走,强调自然,游遍世界,
往下走,强调人,强调亲眼见证,用脚步丈量世界,
放烟花属于人与自然哪个都不搭啊,既没敬畏自然,也没突出人啊?
很多人说营销活动,我始终没理解这个营销活动意义在哪
感觉就是
这两年打硬仗的,比如新能源汽车,国产手机,数据强性价比高,产品竞争力强,投放猛猛一顿冲,这种硬仗,大家都打的不错。
但涉及软仗,要搞以柔克刚那套,感觉不如当年的广告公司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