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眼了!特朗普在联大“骂”遍全球,限定15分钟,却说了近一小时 说到联合国大会,谁都知道这是各国领导人“秀操作”、讲外交辞令的大舞台,每年都有人想出点新花样。 但2025年这次,特朗普直接把规则踩在脚下:明明限定15分钟,他愣是讲了快一小时,台下各国代表听得要么发呆、要么忍笑,现场气氛比脱口秀还要魔幻。 这场57分钟的“超长表演”,不仅刷新了美国总统在联大的历史纪录,也让全球媒体一通猛拍桌子。 特朗普到底说了啥,为啥全世界都被他“骂”了一遍,剧情还能有多离谱?这场大戏里又藏着哪些门道,值得咱们挖一挖。 刚开场,特朗普就没按套路出牌。他一上来先吐槽联合国总部的设施,什么坏扶梯、坏提词器成了段子,明里暗里嘲讽联合国效率。 照他的话讲,这都是“联合国给我的两样东西”。这种自带“损友”属性的开场,直接把会场气氛从沉闷拉到轻松,台下有人憋笑有人皱眉。 更有意思的是,他还翻出多年老账,说当年自己竞标过联合国大楼翻修,结果没中标,话里话外又自夸了一把,意思就是“要是我来修,哪有这些破事”。 这种自带自恋和幽默的风格,和他2017年刚上台那会儿的青涩完全不同,简直像回家开家长会一样熟门熟路。 其实,这是一种很美国式的“讲故事”手法,先用点小插曲吸引注意,后面再慢慢铺开大招,给听众一个心理预热。 媒体也早就看穿了他的套路,这种制造冲突和“秀存在感”的开场,正好映衬了他一贯的“特朗普式表演”。 不过,这一波操作也埋下了后面“骂”遍全球的伏笔,毕竟气氛烘托到位,观众才更容易记住接下来的“狠话”。 讲到正式内容,特朗普这回一点没含糊,直接开启“怼天怼地怼空气”模式。 他说联合国这么多年没帮美国解决啥大事,自己当总统七个月就结束了七场战争,联合国只会写点“措辞强硬的信”,听起来像是在“拉仇恨”。 气候政策他更是毫不留情,直接把气候变化说成“有史以来最大的骗局”,还拿白宫内部的“美丽煤炭”说事,硬是把环保议题变成美国能源的广告。 说到移民,他一句“开放边境国家正在走向地狱”,让不少外交官直接面面相觑,气氛一度降到冰点。 俄乌冲突也没落下,他高调威胁要对俄罗斯加征关税,顺便批评中国和印度买俄罗斯能源,话锋一转就把印度也拉下了水。全场听下来,哪国都没能“幸免”,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骂遍全球”。 不过,仔细听会发现,特朗普很多话其实经不起推敲。他一边吹嘘结束战争,一边对加沙、乌克兰的战火避而不谈。 美国自己在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说一不二,却在巴以冲突、印巴矛盾这些棘手问题上左右为难。比如加沙问题,美国一味偏袒以色列,联合国想干点正事却被美国“一票否决”。 印巴冲突时,印度自己都说没人征求他们意见,特朗普还一口一个“大赢家”。这些“牛皮”吹得很响,可底下的“地雷”也不少。 实际上,这种张扬的单边主义,既让美国在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孤立,也让多边合作变成一句空话。 美国优先喊得越响,全球分歧就越大,特朗普这场表演更像是在给自己拉流量,也把各国的信任感消耗得所剩无几。 演讲一结束,国际社会的反应就来了。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早早在开幕式上发话,说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阻止大流行病,言外之意就是“别玩单打独斗”。 法国总统马克龙更是没惯着,直接宣布法国承认巴勒斯坦国,等于正面杠上特朗普。特朗普前脚才说承认巴勒斯坦是“奖励恐怖主义”,后脚法国就给了一个“下马威”。 全场掌声也就意思一下,没了2017年那种嘲笑式的轰动,更像是一场“例行公事”的外交仪式。 到头来,150多个国家都承认巴勒斯坦,美国成了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里的“孤家寡人”,这场闹剧的国际影响力还真不小。 多家媒体评论说,特朗普这次演讲反倒加快了多边主义的重建步伐,世界各国发现,只有抱团取暖才能对抗“美国优先”这种极端思路。 说到底,特朗普这场“超时秀”从头到尾都像一场精心策划的表演,既有自嘲、也有“甩锅”,既想吸引眼球,又不惜破坏外交氛围。 他用57分钟刷新了记录,也用一句句话把美国推上了国际舆论的风口浪尖。普通人看热闹,外交官看门道,全球都“开眼”了,见识了什么叫极致的戏剧化政治。 可惜这种表演方式,虽说一时收割了流量,但未必能带来真正的国际信任。美国想当世界老大,光靠嘴炮还真不够用。未来的联合国会怎么变,这场57分钟的“骂战”可能只是个开头。 参考资料:特朗普联大演讲内容曝光 抨击他国承认巴勒斯坦国 2025-09-23 19:31·看看新闻
开眼了!特朗普在联大“骂”遍全球,限定15分钟,却说了近一小时 说到联合国大会
飞天史说
2025-09-24 14:41:00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