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因为父亲酒后乱言,19岁的殷玉珍被强行送给居住毛乌素沙漠的白万祥,新

蕊蕊聊过去 2025-09-24 18:48:03

1985年,因为父亲酒后乱言,19岁的殷玉珍被强行送给居住毛乌素沙漠的白万祥,新婚之夜,白万祥早早躺在了床上,可殷玉珍却怎么也不肯休息,于是他转身查看,没想到殷玉珍的眼睛已经哭红!   毛乌素沙漠边上,一场酒桌上的闲话,就把十九岁姑娘的命推向了黄沙漫天。1985年秋天,陕北靖边县的窑洞里,殷玉珍正想着自家地里的庄稼,新媳妇的日子却突然变了样。那双哭红的眼睛,在四平方米的地窖里,映出多少不甘和迷茫?这沙漠婚约,到底藏着啥转机?   话说陕北靖边县东坑镇,那年头黄土高原上,家家窑洞里都挤着一家子过日子。殷玉珍十九岁,正赶上秋收忙活,她家虽说日子紧巴,但一家人还算和和气气。父亲殷老汉早年间进沙漠放羊,遇上沙暴差点埋了沙里,多亏白家父子拉他一把,才捡回条命。这恩情搁谁心里都沉甸甸的,殷老汉总念叨着得还上。   可谁成想,这事儿就从一顿酒说起。深秋一晚,村头土台上摆开几张桌子,殷老汉跟老哥们喝上自家蒸的苞谷酒。酒过三巡,话匣子打开,他脸红脖子粗,拍桌子嚷嚷起白家救命的旧账。酒劲上来,脱口而出要把闺女许给白家儿子报恩。旁边人劝,他推开酒碗,碗磕在石桌上响当当。第二天醒酒,话儿已传遍村子,白家那边得了信,赶紧派人上门提亲,带了小米和布匹当礼。   殷玉珍听到这事儿,气得直跺脚,她死活不同意,那沙漠啥样她听老人说过,风沙天天埋房子,吃食全靠沙地里刨出的野草根。可殷老汉铁了心,家里向来说一不二,媒人上门,他点头应下。殷玉珍的嫁妆就那么点,一床旧被子,几件粗布衣裳,骑着家里的毛驴,父亲在前头牵,翻过黄土梁子,进了内蒙古鄂尔多斯乌审旗河南乡井背塘村。身后陕北的绿树渐远,前头是茫茫黄沙,驴蹄踩进去就陷沙窝。   井背塘村那时候是毛乌素沙漠深处,寸草不生,风沙白天黑夜刮,房子常被埋。白万祥家的新房是个沙梁上挖出的地窖,四平方米大,入口窄小,墙是风干黄土,顶上茅草棍子勉强支着,地上铺干草。村里长辈围着炕喝羊汤,汤里浮着沙末子,婚礼草草了事,众人散去,只剩俩人面对面坐着。窑洞里空气闷热,带着土腥味,灯芯噼啪响。   新婚夜,白万祥早早躺下,被窝薄薄的,他面向墙壁,呼吸匀了。殷玉珍坐在炕沿,低头盯着脚尖,窑外风沙呼啸,门帘鼓起落下。她一动不动,窑洞入口的光缝渐暗,风从缝里钻进,卷起地上的草屑。时间一分一秒过,她试着躺下又坐起,胸口堵得慌。窑里安静,只剩风声和灯火摇曳。她靠墙滑坐下来,双手抱膝,泪水滑落,洇湿膝盖上的布裤。袖子抹脸,留下泥痕,灯油耗尽,火苗灭了,窑洞漆黑一片。   天亮前,白万祥醒来,转身看去,殷玉珍蜷在墙角,眼睛肿成核桃,红丝密布,脸颊上泪痕干成白线。窑外沙梁现灰影,两人对坐,空气凝滞。这夜的哭声,在沙漠里回荡七天七夜,殷玉珍饭食不下,蜷着身子望沙影发呆。第八天,她擦干脸,卷袖子跟着白万祥去铲门前沙堆。沙漠日子苦,早上起来先挖门,沙子如潮涌进,堵炕沿。吃食单调,沙米粥拌野草,偶尔捡死羊肉切块煮汤,汤面沙粒得细嚼。   结婚四十天,村里头一回来人,是赶路的牧民,殷玉珍追出窑洞几十步,沙丘挡住身影,人已远去。她跑回家,捧起地上的脚印扣进陶盆,端回搁炕头。每天干活歇脚,她端盆出来,蹲着描摹印痕,沙粒凉凉的,像握住人气。这份孤苦,点燃她斗志,她对白万祥说,这沙子不能白欺负,得让它服软。两人商量,用家里的瘸腿羊换六百株树苗,苗子细如筷子,根裹泥团。房前屋后挖坑栽下,一年过去,只活一百多株,绿芽在沙中钻出,像一线生机。   从1985年到2004年,整整十九年,殷玉珍和白万祥两双手对黄沙,绿化六万亩。曾经荒滩变林海,新房砖瓦整齐,电灯亮堂,路基平直,庄稼年收十多万。这片地,从寸草不生,到绿意盎然,铸就生态屏障。殷玉珍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被叫“治沙女王”。她用汗水和泪水,书写劳动群众改造自然的篇章,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留下无悔印记。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