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算是知道了个大秘密,整个人都不好了。
味千拉面、俏江南、呷哺呷哺、云海肴,还有那家小馆、青年餐厅……
这些馆子,你是不是觉得都还不错?请客吃饭也拿得出手?
结果你猜怎么着?它们背后,站着同一个“供应商爸爸”——一个叫信良记的公司。
说白了,你纠结半天是吃拉面还是吃云南菜,结果人后厨打开的,可能都是同一个厂家送来的料理包。
我算是想明白了。
怪不得现在好多连锁餐厅,吃来吃去都是一个味儿。稳定是稳定,但就是没“锅气”,没惊喜。
原来大厨不是在后厨颠勺,而是在几百里外的中央厨房里,对着生产线操作。我们顶多算个“加热包”的终端体验者。
这事儿也不是说它有毒有害。
就是那种感觉,你懂吗?
你花了一百块,以为吃到的是厨子的手艺和心血,结果发现,你只是买了一份工业化流水线的标准产品。
以后再在这种餐厅吃饭,心里得有点数了。
我们吃的不是饭,是资本,是效率,是标准化的配方。
唯独不是那个叫“味道”的东西本身。
冬幕の蝉
说了还去,就是欺负你傻;去了不说,就是欺负你蠢。
蹉跎
任何连锁餐厅都一样的。
用户16xxx72
味千拉面,呷哺呷哺以前上海挺多店的,现在基本没有了吧
云南白药
大型商场里就别想着吃现炒了。万达,大悦城之类的这些地方,是能有烟火气的地方吗?能在这些地方连锁的店,就都是一个样子
言贩子
有饲料吃就不错了,要求不要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