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我国重返联合国,却遭到这个小国强烈反对,26年后,这个国家向联合国求

蕊蕊聊过去 2025-09-25 14:44:55

1971年,我国重返联合国,却遭到这个小国强烈反对,26年后,这个国家向联合国求助,却被我国一票否决,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联合国大会上,一张小小的反对票竟搅动大国风云。1971年,中国终于要重返这个国际大家庭,却被一个中美洲小国挡住去路。26年后,这小国自身难保,向联合国伸手求救,中国却毫不手软,一票否决。为什么会这样?是恩怨情仇,还是原则底线? 中国重返联合国,那可是20世纪国际格局大变局的关键一环。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西方势力就把中国挡在门外,硬是让所谓的“台湾当局”代表占了席位。这不光是席位问题,更是分裂中国领土完整的把戏。广大发展中国家看不下去,从亚非拉到东欧,越来越多国家站出来支持我们。1971年,阿尔巴尼亚等国带头提出决议,要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把那个假代表赶出去。 危地马拉这个小国,夹在中美洲西北,国土小,人口也不多,但历史上一堆麻烦。从16世纪西班牙殖民开始,它就成了资源被掠夺的对象。独立后,美国资本蜂拥而入,联合果品公司控制了香蕉园,经济命脉捏在别人手里。1954年,美国情报机构搞政变,推翻了想搞土地改革的政府,从此国家乱成一锅粥,内战打了36年,死伤无数。这内战里,美国给军援、给武器,把危地马拉当拉美反共的棋子使。外交上,它也跟着美国走,联合国的事儿,全听华盛顿的。 就这样,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那天,危地马拉跟着美国投了反对票。决议还是过了,76票赞成、35反对、17弃权,中国代表终于坐上席位。这张票没挡住大势,但我们记在心里。国际关系这东西,得讲原则,得有底线。危地马拉当时维护所谓“台湾当局”的位子,就是在挑战一个中国原则,这不是小事儿。 转眼26年过去,1997年,危地马拉终于和游击队签了和平协议,结束了那场漫长内战。12月29日在首都签署,双方承诺停火、裁军、搞人权保障。可纸上谈兵容易,落实起来难,国内派系还闹腾,政府怕乱子再起。于是一着急,1月10日跑到联合国安理会求援,要派155名军事观察员去监督执行。草案递上来,美国带头支持,其他成员国也觉得这能稳住拉美局势。 中国代表秦华孙一看草案,眉头就皱起来了。为什么?因为危地马拉没收手,还和所谓的“台湾当局”保持外交关系。刚签协议时,他们甚至邀请所谓的“台湾外长”出席仪式,这不是明摆着挑衅吗?中国多次警告过,可他们不听。投票时,14票赞成,中国一票否决,直接把决议堵死。秦华孙在会上说得清楚:危地马拉的立场损害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否决是正当回应。安理会那会儿,中国这还是头一遭用否决权,国际上都注意到了。 从这事儿看,国际外交不是儿戏。危地马拉小国一个,却总想两头讨好。美国那边给军援,它就跟着反华;台湾那边给钱,它就维持所谓外交。结果呢?内战刚停,就得求联合国帮忙,可原则问题上栽跟头。我们中国这些年,在联合国越来越有分量,不光是席位,还得用行动说话。发展中国家支持我们,不是白给的,得靠维护公道。

0 阅读:67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