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允许中国进行管制政策,G7国家与欧盟意欲联合对我们出手!9月25日,根据法新社报道,消息人士称,七国集团(G7)与欧盟正在考虑设定稀土价格下限,并可能对中国出口的部分稀土产品征收关税或碳税。 他们想的第一个招儿是要求企业搞本地化采购,就连政府项目招标都得限制从中国这些特定国家进口。 紧接着,第二个手段是提高关键材料领域的外资审查门槛,怕那些企业把投资都转向中国。最后,还有个招数更直接,要对中国出口的稀土和部分金属收碳税、关税,税率高低还得看生产时用了多少不可再生能源。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招数指向的都是同一件事:G7 和欧盟就是不允许中国对稀土搞管制,他们想联合起来逼着我们取消政策,还要把稀土供应链里的中国环节彻底去掉。 但大伙得明白,中国对稀土这类关键原材料搞管制,根本不是什么出格的事,这在世界各国都是通行的做法。 而且中国这么做完全有法律依据,世贸组织的 GATT 1994 协定里第 20 条就写着 “一般例外” 条款,像稀土这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各国都有权出台保护措施,之前美国保护海龟都能引用这条规则,中国保护稀土自然也合情合理。 再说了,中国在全球稀土产业里的地位不是随便来的。现在中国的稀土储量有 4400 万吨,占了全球储量的 40% 左右,2023 年的产量更是达到 24 万吨,占全球总产量的 68.6%。 更关键的是,中国是全球唯一拥有完整稀土产业链的国家,光精加工产能就占了全球 90% 以上,其他国家就算挖得出稀土矿,也得送到中国来加工才能用。这么重要的资源,咱们当然得好好管着,不然早就被无序开采耗尽了。 再看看 G7 和欧盟这些招数,其实全是给自己挖坑。就说限制从中国进口这事,他们自己根本离不开中国稀土。 欧盟几乎 100% 的稀土都得靠进口,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中国,德国车企用的稀土磁体原材料更是几乎全靠中国供应,之前大众汽车就因为缺稀土,好几条生产线差点停摆,最后还是中方调货才救回来。 他们嘴上喊着 “去中国化”,可澳大利亚、美国那些新建的稀土矿,就算一切顺利,要形成规模产能至少也得等两三年,而且没有中国的冶炼技术,挖出来的稀土矿跟石头没区别。 至于提高外资审查门槛,这更是没道理。那些企业愿意把投资转向中国,根本不是被强迫的,而是因为中国有最完备的产业链、最成熟的技术工人,还有稳定的供应能力。 就像北方稀土,去年光环保投入就花了 16.04 亿元,还建了光伏电站来减排,这些投入都是为了让稀土产业更可持续,这样的投资环境自然受企业欢迎。 最站不住脚的就是收碳税这个说法。这些年中国早就在稀土行业搞绿色转型了,广晟有色通过技术改造,一年就能减少 832 吨二氧化碳排放,盛和资源的老旧设备升级后,每年也能减排 850 吨。 反观 G7 和欧盟自己,欧盟 2021 到 2030 年要给本土企业发超过 1.44 万亿欧元的补贴,还公开说要优先买欧洲产品,这才是实实在在的贸易保护主义。他们拿碳排放当借口收税,说白了就是不想承认中国的产业优势。 说到底,现在他们喊着 “去中国化”,可真要找替代方案,不光得花大价钱,还得等好几年,最后埋单的恐怕还是他们本国的企业和老百姓。 大伙觉得,G7 和欧盟这算盘能打响吗?中国的稀土管制该不该被尊重?欢迎在评论区说说你的看法!
不允许中国进行管制政策,G7国家与欧盟意欲联合对我们出手!9月25日,根据法新社
往事趣谈纪录
2025-09-25 20:19:07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