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把自己表扬1个小时,中国只说了一句话:从今往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不再寻求特别待遇 9月23日,美国纽约第80届联合国大会上,中国政府宣布,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不再寻求特别待遇。 这句话的分量,要放在持续多年的贸易博弈里才能看清。美国对中国的 “特别待遇” 问题早已耿耿于怀,甚至在 2023 年由众议院全票通过法案,不承认中国的发展中国家身份。特朗普政府时期,更是以此为借口挥舞关税大棒,两次对华加征关税,最终将税率推至 145%,还带动部分欧洲国家一同施压,声称中国享受优惠待遇是 “搭便车”。 中国的声明精准地划出了边界。商务部官员后来解释,放弃的只是 “当前和未来谈判” 中的新待遇,过去已生效协定里的相关条款全部保留。这意味着,2001 年加入世贸时为保护国内产业争取的政策空间仍在,只是未来不会再寻求额外优惠。 这种限定范围的表态,让外界读懂了背后的考量。二十多年间,中国产业已从需要保护成长为能直面竞争,去年全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突破 40 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持续提升,不再需要政策保护伞。 国际社会的反应很快。世贸组织总干事伊维拉立刻在社交媒体上点赞,称这个决定为世贸改革注入重大动力,还为中国的 “领导力” 鼓掌。 美国《财富》杂志注意到一个细节,中国的声明与美国拖欠世贸会费的行为形成了对比,前美国贸易副代表卡特勒坦言,这让中国践行多边承诺的形象更清晰。新加坡《海峡时报》则提到,此时美国正实施违反世贸规则的单边关税,两种态度的反差格外明显。 更值得关注的是中国的立场延续性。声明发布后,中方反复强调发展中国家的身份没有改变,仍会和全球南方国家站在一起。 对外经贸大学的教授提到,中国虽然不为自己寻求新待遇,但会坚决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保留应有的权利。这种姿态让马来西亚《星报》看到了深层意义,认为这既是推动世贸改革,也是在为发展中国家阵营发声。 美国代表在会后的采访中略显错愕,此前准备的诸多指责论据突然失去了靶点。毕竟一直以来的施压,都是想让中国放弃既有的优惠,如今中国主动划定新谈判的边界,反而让单边主义的说辞没了立足之地。而那些关注世贸改革的国家则松了口气,这个长期僵持的焦点问题,终于有了破局的可能。 这场联大发言的反差,藏着全球贸易格局的微妙变化。美国的长篇自夸仍停留在强调自身优势,中国的简短声明却已展现出角色转变,从规则的适应者,慢慢成为规则的共同塑造者。
美国把自己表扬1个小时,中国只说了一句话:从今往后,中国在世贸组织中不再寻求特别
静谧林间小径
2025-09-26 11:25:01
0
阅读: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