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承诺了! 9月26日,俄罗斯总统在莫斯科会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承诺继续为全球核安全提供援助。 选择此时与IAEA负责人会面,俄罗斯有着精密的战略算计。当前正值联合国大会期间,西方国家对俄谴责声浪高涨,而核安全议题具有超越政治分歧的"技术中性"特征,能为俄罗斯提供难得的国际对话平台。 更微妙的是,格罗西此次访俄前刚结束基辅之行,乌克兰方面正呼吁IAEA对扎波罗热核电站采取更强硬立场。 俄罗斯主动抛出合作姿态,既抢占道德制高点,又让乌克兰的施压行动难以发力。这种"以柔克刚"的外交策略,显示出俄罗斯在国际博弈中的老练。 俄罗斯承诺的"核安全援助"包含多个层面。首先是技术合作,俄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作为全球核电站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将继续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核能技术支援。其次是材料管控,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高浓缩铀储备,其安全管理对防止核扩散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特别强调对新兴核能国家的援助。阿根廷、埃及、土耳其等国正在建设的核电站都有俄罗斯参与,这些项目既带来商业利益,也是俄罗斯扩大地缘政治影响的抓手。通过IAEA框架提供援助,能让俄罗斯的行动获得国际合法性背书。 目前由俄方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是俄与IAEA合作的关键试金石。该核站占乌克兰发电量的20%,其安全问题牵动欧洲神经。 俄罗斯允许IAEA专家常驻核站,但坚决反对乌克兰恢复控制的要求,这种"有限合作"策略使俄罗斯保持主动权。 西方指责俄罗斯将核电站"军事化",但俄方通过IAEA渠道定期发布安全报告,有效削弱了这些批评。格罗西此次访俄,可能就建立扎波罗热核站非军事区进行磋商,这将成为检验俄罗斯合作诚意的关键指标。 利用核合作突破外交困局是俄罗斯的传统策略。冷战时期,苏联就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与西方国家保持对话渠道。2006年,普京提出建立国际铀浓缩中心的倡议,成功缓解了因伊朗核问题带来的国际压力。 当前俄罗斯面临的制裁比历史上更严峻,核能合作成为少数未被政治化的领域。俄罗斯拥有全球40%的铀浓缩产能,是全球核燃料供应链的重要环节。这种不可替代性为俄罗斯提供了制裁下的喘息空间。 俄罗斯的核援助带有明显地缘政治色彩。在东南亚,俄罗斯帮助越南建设首座核电站;在中东,俄罗斯与埃及合作建设达巴核电站;在非洲,俄罗斯与卢旺达签署核能协议。这些项目既扩大商业利益,也构建亲俄国家网络。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土耳其阿库尤核电站项目。该电站建成后将满足土耳其10%的电力需求,使土耳其能源供应更依赖俄罗斯。在土耳其与西方关系微妙的背景下,这种能源依赖具有战略意义。 面对俄罗斯的核安全倡议,西方国家陷入两难。一方面,欧美国家需要俄罗斯在核安全领域合作,特别是防止核材料走私、管理苏联遗留核设施等问题上;另一方面,又不愿看到俄罗斯借此提升国际地位。 美国能源部近期悄悄延长了与俄罗斯的核材料研究合作协议,这种"说一套做一套"的做法,反映出西方在核安全议题上的务实考量。毕竟,核风险没有国界,合作是唯一理性选择。 俄罗斯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角色,预示其可能如何利用核议题。俄罗斯曾帮助伊朗建设布什尔核电站,并在伊核协议谈判中扮演关键调停者角色。这种经验使俄罗斯在核外交中游刃有余。 当前伊朗核问题再现僵局,俄罗斯可能再次出面斡旋,若能促成突破,将大幅提升俄罗斯的国际影响力。与IAEA的密切合作,为俄罗斯扮演此类角色创造了有利条件。 俄罗斯的核安全承诺也面临考验,朝鲜核问题持续发酵,有证据显示俄朝之间存在军事技术合作。俄罗斯如何平衡与朝鲜的关系和核不扩散义务,将揭示其核安全承诺的诚意。 此外,俄罗斯最新宣布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却同时强调继续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这种选择性参与国际核机制的做法,可能削弱其核安全倡议的可信度。 中国同为核大国,俄罗斯的核外交对中方具有参考价值。中俄在核安全领域存在合作空间,特别是在先进核能技术研发、核材料管理等方面。两国协调立场,有助于维护全球核治理体系的稳定。 但中国也需警惕核合作被地缘政治化的风险。中国参与的核项目应坚持商业和技术导向,避免卷入大国博弈。在IAEA框架内发挥建设性作用,符合中国和平利用核能的一贯立场。 俄罗斯通过核安全议题开展外交突围,既展现了国际事务中的灵活性,也反映了其面临的外部压力。核能合作因其技术性和全球公益性,成为政治寒流中罕见的融冰渠道。 但对俄罗斯而言,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技术合作转化为政治互信。如果俄罗斯在乌克兰等问题上不改变立场,核安全合作终究难以摆脱政治阴影。国际社会将密切关注俄罗斯接下来的行动,看其承诺是战略欺骗还是真诚转变。 信息来源:普京:俄罗斯正努力为国际原子能机构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环球时报2025-09-26 09:44
就在刚刚 俄罗斯总统普京公开承诺了! 9月26日,俄罗斯总统在莫斯科会见国际原
红楼背疏影
2025-09-26 13:09:4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