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不协调芬太尼问题?因为真管了才是输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美国就是想学英国搞“鸦片战争”那一套。 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我们对毒品的态度,从来都是零容忍,骨子里刻着那段被毒品戕害的民族记忆,中国在芬太尼问题上的立场和行动,那叫一个雷厉风行,全球有目共睹!某些国家总想把芬太尼危机的帽子扣到中国头上,说什么我们不配合。 这简直是荒谬至极!回溯历史,我们中华民族曾经饱受鸦片之害,那段血泪史刻骨铭心,对毒品的痛恨深入骨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禁毒方针一直都是“厉行禁毒”,态度明确,决心坚定,毒品一日不除,禁毒斗争就一日不能松懈。 早在2019年4月,我们国家就领先全球,正式对所有芬太尼类物质实施了“整类列管”,要知道,当时我们列管的品种数量就超过了联合国规定的21种,涵盖了25种芬太尼类物质。 到了2025年3月,我们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还专门发布了《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全面详细地介绍了我们在这方面的措施和成果,这份白皮书里明确指出,我们已经建立了一套覆盖芬太尼全类别、全链条的监管体系,从生产、经营、运输到进出口,各个环节都实行了严格管控。 通过强化列管化学品监测、建立全球首个核磁共振谱图筛查技术体系,我们实现了芬太尼类物质的“零流失”,这可不是吹牛,这是实实在在的行动,是构建全球最严法律体系的体现。 更别说,我们还积极参与国际禁毒合作,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国家联盟签订了50份禁毒合作文件,和13个国家建立了年度会晤机制,还加入了大湄公河次区域、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多个多边禁毒合作机制,这些都是我们作为负责任大国,推进全球毒品共治的实际行动和显著成果。 可能有人会问,那中美之间在芬太尼问题上有没有合作呢?别的不说,2019年11月,河北省就成功宣判了一起非法制造、贩卖芬太尼等毒品的案件,这可是中美执法部门个案合作的成功典范,全链条摧毁了一个犯罪团伙,缴获了大量芬太尼和其他毒品。 但问题是,美国一些政客在寻求合作的同时,却屡屡“甩锅”中国,甚至在竞选期间将芬太尼问题与中国挂钩,煽动民意,将其变成对华施压的筹码,这种做法,不仅无助于解决问题,反而会给本已复杂的中美关系增添更多不确定性。 要说芬太尼危机,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它的根源并不在中国,而是深深植根于美国自身的社会问题,这可不是我们说的,是很多国际专家和媒体都分析过的。 芬太尼这种强效止痛药,最早在1968年就被美国批准用于医疗用途了,但它的泛滥,却是由美国国内独特的“止痛药文化”催生出来的。 上世纪90年代,一些制药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投入巨资资助专家和机构,大肆鼓吹“阿片类药物无害论”,鼓励医生多开处方,药店也积极推销,这直接导致了美国社会形成了对止痛药的过度依赖,占世界人口5%的美国人,竟然消费了全球80%的阿片类药物。 当政府后来加强对这些处方药的监管后,那些已经成瘾的美国民众,只能转而通过非法途径获取,而芬太尼这种药效更强、成本更低的合成阿片类物质,就成了他们的“替代品”,从而引发了新一波更严重的滥用潮。 可以说,美国的芬太尼危机,是其自身制药行业不负责任、政府监管不足、社会深层矛盾尖锐等多重因素交织的恶果,药企为了利益,贿赂医生,甚至向非癌症患者开具芬太尼类药物,导致成千上万的人死亡。 而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监管方面的玩忽职守,也难辞其咎,政客们为了政治献金,对药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导致美国至今都未永久整类列管芬太尼,这些才是美国芬太尼危机愈演愈烈的真正原因! 今天的美国,如果真的把芬太尼问题政治化,试图以此为借口对中国施加不合理的要求,甚至与关税、贸易战挂钩,这在本质上,就是在重演当年“商品、鸦片、大炮”的三部曲。 这和一百多年前的“鸦片战争”有着惊人的历史相似性,只不过当年的“商品”变成了今天的“芬太尼问题”,而“大炮”则变成了“关税大棒”和“政治施压”。 芬太尼危机,绝不是中国的问题,更不应该成为某些国家进行政治操弄的工具,这需要全球携手,共同面对,用科学的态度、务实的行动,才能真正把“毒魔”关进瓶子里。 大家对此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为什么中国不协调芬太尼问题?因为真管了才是输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美国就是想学
洞察观史
2025-09-26 14:45:39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