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航线”聊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25日搭乘专机“锡

甘愿为孺子牛 2025-09-26 15:56:56

“特殊的航线” 聊起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 9 月 25 日搭乘专机 “锡安之翼” 前往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未选择常规航线,而是绕经欧洲上空。为何要选择这样一条绕远的航线?答案藏在一份国际逮捕令中。去年 11 月,海牙国际刑事法院(ICC)向内塔尼亚胡签发逮捕令,指控他对加沙的军事行动中犯有战争罪与反人类罪,多国明确表态:如果他进入本国领土,将执行抓捕。要理解这一事件,首先得厘清国际刑事法院(ICC)的性质: 2002 年依据《罗马规约》成立的国际刑事司法机构,核心职能是审理灭绝种族罪、战争罪、反人类罪等严重国际罪行。但该机构局限性也十分明显,其裁决虽具国际法效力,却缺乏强制执行力,需依赖《罗马规约》缔约国配合执行。以色列并非《罗马规约》缔约国,始终不承认 ICC 对其及相关人员管辖权;更关键的是,作为以色列盟友的美国,不仅自身早已退出 ICC,还对参与签发逮捕令的 ICC 法官实施制裁,包括冻结资产、禁止入境,为内塔尼亚胡提供 “政治庇护”。可见,ICC 的逮捕令虽能限制内塔尼亚胡的出行范围,却无法阻止其参与国际事务 ,这并非国际法失去效力,而是强权政治对国际司法秩序的干预。在这样的 “政治庇护” 下,以色列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行动已远超加沙地带,形成跨区域冲突链条。梳理近期冲突脉络:9 月 24 日,胡塞武装对以色列埃拉特市发动无人机袭击, 20 人受伤;次日,内塔尼亚胡在赴纽约专机上下令对也门萨那实施空袭,攻击目标包括电站、两处居民区及总统府。据胡塞武装通报,此次空袭造成至少 2 人死亡、48 人受伤,而以色列军方则称针对 “胡塞武装军事目标”。从更宏观的冲突数据来看,自去年 10 月加沙冲突升级至今,以军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导致超 6.5 万人死亡、16.6 万人受伤;除也门外,以色列还对黎巴嫩、叙利亚、伊拉克等国发动空袭,仅今年 9 月就对也门实施三次大规模空袭,其中一次空袭造成 31 名新闻工作者遇难,创下 16 年来单次袭击中新闻从业者死亡人数的最高纪录。这样的行动显然已超出 “自卫” 范畴,将整个中东地区拖入 “以暴制暴” 的恶性循环。正是中东局势的持续恶化,让 “两国方案” 在今年联合国大会上再次成为焦点议题。9 月 12 日联合国大会就相关决议投票,142 票赞成,法国、英国、加拿大等美国传统盟友均投下赞成票,还有多个国家通过外交渠道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然而,这份国际共识到了联合国安理会层面,却因美国的否决权再次受阻 ,9 月 19 日,在联合国安理会议上,由 10 个非常任理事国联合提交的加沙停火决议草案,以 14 票赞成、1 票反对的结果被美国一票否决。美国给出的否决理由是 “草案未谴责哈马斯”。更值得关注的是,美国不是首次否决关于加沙停火决议。自 2023 年 10 月加沙冲突升级以来,联合国安理会一共就 14 项涉及加沙议题进行过表决,美国 8 次投下反对票,其中 6 次为一票否决。与此同时,美国仍在持续给以色列提供军事支持,过去两年累计向以方交付 9 万吨武器装备;更有消息显示,美国正与以色列秘密磋商 “加沙战后规划”,计划将加沙地带改造为 “中东的里维埃拉”,要建 “里维埃拉”,这些人去哪?以色列防长卡茨说,正在制订让巴勒斯坦人 “自愿离开”计划。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直接点破说“任何强迫流离失所的行为都无异于种族清洗”。深究背后的核心矛盾,可归结为三点:其一美国的 “战略私利”,中东地区作为全球重要能源产地,以色列是美国在该地区实现战略布局的关键支点,维护以色列的安全利益,就是保障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影响力,因此即便违背国际共识,美国仍坚持否决 “两国方案”等相关决议。其二以色列的 “安全悖论”,以色列始终以 “维护国家安全” 为由发起军事行动,持续在约旦河西岸推进定居点建设,侵占巴勒斯坦领土,这种扩张性政策不断激化地区矛盾,导致陷入“越寻求安全、越缺乏安全”的恶性循环。其三国际法的 “执行困境”,无论是 ICC 的逮捕令、联合国大会的决议,虽均具备法理依据,但在美国的政治干预与军事支持下,以色列无视这些规则,使得国际法难以发挥实际效力。正如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投票后发出的 “灵魂三问”“到底还要有多少无辜生命逝去,加沙才能实现停火?到底还要发生多少惨剧,人道物资才能畅通无阻?到底还要等到什么时候,安理会才能履行职责?”这三问,问的是加沙民众的生死,更是国际秩序的底线。我们再回到开头提到的 “航线绕路”,内塔尼亚胡可通过规避领空躲避 ICC 的逮捕风险,但中东的普通民众却无法躲避空袭、饥饿与战火。国际社会对 “两国方案” 的呼吁已持续数十年,并非因为这一方案完美无缺,而是它是唯一能让以色列与巴勒斯坦两国人民在安全与尊严中共存的路径。

0 阅读:0
甘愿为孺子牛

甘愿为孺子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