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制大招”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在联合国大会上的表现难言体面,甚至可说是处境尴尬,但当他踏入白宫时,却仿佛置身自家般自在。这一次,内塔尼亚胡罕见展现出 “听劝” 的姿态 —— 在特朗普的居中协调下,他打破过往强硬作风,主动向卡塔尔表达歉意。从表面看,加沙地带乃至整个中东的紧张局势,似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缓和曙光,然而谁也没料到,委内瑞拉的突然出手,给特朗普的全球布局泼了一盆冷水。据央视新闻报道,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已签署一项有效期为 90 天的特殊法令,其中明确划定红线:一旦美军对委内瑞拉境内任何目标发起袭击,委军队将无条件接管国内所有公共设施与能源设施。这一纸法令的出台,对正试图稳住全球局势的特朗普而言,无疑是又一个需要直面的挑战。而中东与拉美这两大热点地区的动态交织,又将如何联动冲击特朗普的全球战略?眼下的特朗普,颇有 “拆东墙补西墙” 的窘迫 —— 在他看来,拜登政府四年任期留下的乌克兰危机烂摊子已足够棘手,可被视为 “铁杆盟友” 的以色列,还在中东不断给他添乱。尤其是以色列军队突然空袭卡塔尔这一举动,让美国的利益遭遇多维度重创,更让特朗普陷入 “手心手背都是肉” 的两难。要知道,在特朗普第二任期的外交首访中,沙特、卡塔尔、阿联酋这三个中东国家,本是他打造政绩的关键舞台。从英伟达到波音,再到马斯克旗下企业,不少美国巨头都曾在这几位 “中东土豪” 身上斩获颇丰,赚得盆满钵满。这场首访,本质上是特朗普送给国内军工复合体等既得利益集团的 “见面礼”,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他稳固自身政治根基的必要操作。可谁能想到,短短数月时间,内塔尼亚胡的鲁莽行动就将这一切搅得一团糟。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往小了说,是其单方面的冲动之举;但往深了挖,外界难免会解读为美国在中东已明确 “偏向以色列” 的立场 —— 这让其他阿拉伯国家不禁质疑:自己手中的 “美式装备”,到底还靠不靠谱?要知道,军事霸权是美国全球霸权的核心支柱,向其他国家出售武器,对美国而言从来不止是单纯的生意,更是变相控制他国、实现地区渗透的重要手段。可以色列这一炸,卡塔尔等国的美式防空系统瞬间沦为 “摆设”,这不仅重创了美国军火生意的信誉,更动摇了美国与中东盟友的政治同盟关系。 如今美国出面调停以卡矛盾,表面上是给双方找台阶下,实则何尝不是霸权施压的结果?但霸权的弊端也显而易见 —— 四处 “点火” 后,必然要面对 “四处灭火” 的困局。马杜罗签署的这份 “外部动荡令”,赋予了委内瑞拉政府与军队极大的应急权力。尽管从实力上看,委美之间仍存在绝对差距,这份法令无法从根本上扭转双方态势,却足以让特朗普投鼠忌器,不敢轻易动武。一直以来,美国常以 “禁毒” 为借口,试图对委内瑞拉动用武力,但其真实目的,不过是觊觎该国丰富的石油资源。可这种 “强取豪夺” 的套路,放到如今未必奏效。回溯 1991 年科威特战争,伊拉克曾点燃大面积石油设施,不仅让北约军队寸步难行,更让西方各国想通过操控油价缓解通胀的幻想彻底破灭。如今的马杜罗,身处近乎绝境的境地,或许早已做好了 “鱼死网破” 的准备 —— 若美国真的动武,委内瑞拉效仿伊拉克点燃石油设施的可能性并非没有。 这对特朗普而言,无疑是 “反将一军”:一个遍地 “战火” 的国家,再加上数百万坚定 “反美” 的民兵力量,即便美国强行介入,又能获得什么实质好处?这边中东局势刚露出一丝缓和的苗头,那边马杜罗就抛出这样的 “大招”,让美国在全球事务中彻底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进一步,若动武失败或陷入泥潭,“纸老虎” 的真面目可能被彻底戳破,美国从霸权神坛跌落的事实将更难掩盖;退一步,又无法向国内交代,更无法兑现 “美国再次伟大” 的竞选承诺。 一边是中东盟友添乱,一边是拉美对手反制,特朗普的全球战略已现疲态。接下来他会如何抉择?是硬着头皮 “硬碰硬”,还是寻求妥协以暂避锋芒?答案,仍需拭目以待。
印度外长苏杰生最近在新德里的一场演讲里聊了一件挺严肃、但其实大家都关注的大事——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