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在联合国大会一般辩论期间发表了演讲。除了对以色列发动的12天战争大加批判之外,最值得关注的是,他高度赞扬了沙特与巴基斯坦刚刚签署的共同防御协议,并且将其称为是地区集体安全架构的开端,那么如何看待他的这个表态呢? 佩泽希齐扬的演讲从伊朗面临的外部压力切入,他详细指出以色列在6月13日发起的空袭行动,那场持续12天的冲突波及伊朗多个省份,摧毁了军事设施和基础设施,造成数百人伤亡。这次行动以美国情报支持为后盾,加剧了地区紧张,也让伊朗的电力和医疗系统遭受重创。他强调,这些打击违反国际法,旨在削弱伊朗的主权完整,同时呼吁安理会监督以色列的空中行动。 演讲中,他转而肯定沙特阿拉伯与巴基斯坦于9月17日在利雅得签署的战略互防协议,这份文件规定对一方的攻击视为对双方的侵犯,包括情报共享和联合演习机制,还涉及巴基斯坦核力量的延伸保障。他视此为中东集体防卫框架的起点,能有效对抗外部威胁,特别是以色列的边境渗透。相比之下,印度作为巴基斯坦的区域对手,对协议表达不满,担心南亚平衡被打破,并通过外交渠道向沙特施压。 佩泽希齐扬进一步分析伊朗融入这一机制的潜力,如果协议针对以色列的常规威胁,伊朗的陆基导弹和无人机资源能提供互补作用。巴基斯坦的核威慑可帮助伊朗在核谈判中采取更灵活立场,比如交换民用技术援助。他提到8月初对巴基斯坦的访问,那次行程推动了边境安全和贸易合作,签署了能源管道和基础设施谅解备忘录,还表达了伊朗加入中巴经济走廊的意向。 这份协议凸显巴基斯坦的枢纽作用,它凭借军事实力和与中国伙伴关系,成为中东国家对外合作的桥梁。伊朗的外交政策正从过去对沙特的警惕转向务实协作,旨在构建独立于西方的伊斯兰防线。演讲中,他重申伊朗无意制造核武器,但需保障民用铀浓缩权,以回应战事中的设施破坏。这与欧盟三国的制裁动议形成对立,后者基于情报指伊朗加速离心机部署。 佩泽希齐扬呼吁中东各国扩展类似模式,比如多边演习模拟反空袭防御。印度已启动与沙特的军售谈判,以平衡风险,而伊朗选择推动三方对话,提议在伊斯兰堡举办区域安全峰会。他的表态反映出伊朗在制裁下的韧性,制裁虽削弱经济,却促使德黑兰寻求区域盟友。巴基斯坦的桥梁作用尤为突出,通过走廊项目连接南亚与海湾经贸,这为伊朗提供绕过制裁的路径。 整个演讲持续约28分钟,他三次引用联合国决议,强调战事造成伊朗平民死亡超过450人,基础设施损失逾200亿美元。这番话语不仅回荡在大会堂,还通过直播传到中东街头,民众讨论协议如何缓冲以色列压力。伊朗的立场更具建设性,从孤立转向联网,核议题上借巴基斯坦保护伞让步,交换外交空间。
拒绝歼10C后,伊朗快速找补称红旗9将大量部署,伊朗是既要又要!伊朗全面考察
【14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