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4号,俄罗斯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一句话直接炸了锅!他表示俄罗斯已经向

一脚油门到拉萨 2025-09-26 19:57:06

当地时间9月24号,俄罗斯新闻发言人佩斯科夫一句话直接炸了锅!他表示俄罗斯已经向中国提供了史无前例的合同。 中俄能源合作起步于上世纪末,当时俄罗斯主要依赖欧洲市场,出口天然气量高峰时超过2000亿立方米。价格谈判成为早期障碍,俄罗斯初期报价每千立方米高达265美元以上,中国则希望控制在130美元以内,导致讨论多次中断。 随着欧洲需求变化,俄罗斯管道气对欧供应从2021年的高峰降至2024年的不足300亿立方米,这种转变迫使莫斯科将目光转向东方市场。中国天然气消费持续增长,2024年总用量4150亿立方米,其中进口占比近半。蒙古作为过境国加入,路线从穿越阿尔泰山的方案改为蒙古草原路径,缩短1000公里,降低工程复杂度和费用。三国代表通过多次会晤,交换地质数据和经济评估报告,最终在2025年9月敲定框架。 这份协议聚焦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全长2600公里,其中蒙古段950公里。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亚马尔油田起始,终点接入中国西气东输系统,直接惠及长三角和京津冀地区。年输送量500亿立方米,占中国进口总量的12%。相比海上液化天然气进口,这种陆上管道减少地缘风险,将海上比例从29%压低至25%以下。天然气清洁特性突出,可替代6400万吨褐煤,减少95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全国电力排放的1%。合同期限30年,采用照付不议模式,确保供应稳定。俄罗斯视此为经济救济,弥补欧洲损失,年收入预计160亿美元,占油气财政的7%至8%。结合现有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对华出口总量将达880亿立方米。 谈判过程体现三方博弈。早期价格分歧大,俄罗斯依赖欧洲不愿让步。中国坚持市场定价,逐步推动调整。路线选择避开山地复杂地形,转向蒙古平坦区域,节省大量投资。蒙古政府提供土地和手续支持,承诺生态恢复,即使增加8亿至10亿美元成本。协议形成利益共同体,俄罗斯供应资源,中国提供市场,蒙古贡献通道。这种模式在跨国能源项目中罕见。三国在2025年9月签署备忘录后,迅速推进细节落实,包括勘探油田和铺设初始管线。中国扩展接收网络,蒙古准备过境设施。这些步骤强化能源安全,推动碳中和目标。 这份协议延续中俄能源传统。2011年启用的中俄原油管道,年输油量从1500万吨规划至3000万吨。2023年俄罗斯对华石油出口1.07亿吨,增长24%,占中国进口19%。2025年9月初普京访华后,追加250万吨石油供应,显示信任积累。天然气管道复制这一模式,规模更大,周期更长。项目开工预计2026年,通气2030年左右。通过蒙古段可为当地带来2亿至3亿美元过境费,占蒙古GDP的1.2%至1.9%。建设期5年,创造1.2万个就业岗位,覆盖60%公路预算,推动基础设施升级。

0 阅读:3
一脚油门到拉萨

一脚油门到拉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