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提议给1.3亿农村老人多发一点养老金,听起来应该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毕竟

奈斯实践 2025-09-26 23:22:41

有人提议给1.3亿农村老人多发一点养老金,听起来应该是一件温暖人心的事情——毕竟,这些默默耕耘一辈子的老人在晚年确实更需要社会的关怀与支撑。然而,令人震惊的是,竟有人反驳:“他们没有交过社保,发200元养老金已经算是关照了!”这番话,不仅令人愤怒,更让人质疑这个社会的良知与责任感。 试想一下,一个辛苦一辈子的农民,早年没有机会享受城市的福利保障,他们的血汗换来的是一片土地和一份沉甸甸的责任。而现在,面对自己应得的养老保障,竟被贴上“没交社保”的标签,仿佛他们只配得到“施舍”,而不配得到尊重和公平的待遇。这种“关照”式的偏见,实质上是在剥夺他们作为社会成员应有的尊严。 更令人心碎的是,这样的言论折射出一种“现代社会的偏见”:只认交过社保,有缴费记录才配享受权益。可是,难道没有缴纳社保的老人,就不值得社会的关怀吗?他们的贡献难道就因为没有交社保,就一笔抹杀?这不是冷漠,更是对基本人性的践踏。 事实上,这种“只认条件、不认人情”的思维,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应该是公平、包容和责任。那些没有交过社保的老人,曾经用汗水和劳作,为国家和家庭奉献了他们的青春和力量。如今,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显得格外孤单,社会的温暖不应该只是条件允许时的“施舍”,而应是每个人应享的权益。 我想说,这样的“关照”其实是最冷漠的“关照”。它用“资格”去划分人群,用“条件”去衡量人的价值,却忽视了最基本的人性关怀。我们不能让“没有交社保”成为剥夺老人权益的借口,更不能让偏见和冷漠成为社会的主旋律。 每一个老人,无论他们是否交过社保,都值得被尊重,值得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宽容、更有人情味的社会观——一个不以“缴费记录”来定义价值的社会。因为,社会的温暖,应该是所有人的共同拥有,而不是少数人的特权。 所以,我想问问那些持偏见的人:你是否还记得自己年迈时的模样?你是否愿意在自己老去时,也被这样的偏见所对待?让我们用行动去改变,用心去包容,让每一位老人都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真正的温暖。毕竟,善待老人,就是善待自己的人性。

0 阅读:53
奈斯实践

奈斯实践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