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3月11日,河南确山,在四野大军滚滚南下的铁流中,一对兄妹站在路口,拿

小史论过去 2025-09-27 09:12:27

1949年3月11日,河南确山,在四野大军滚滚南下的铁流中,一对兄妹站在路口,拿着一张旧照片,声音嘶哑地问道:“俺爹叫马尚德,他当年也是红军,大高个,你们认不认识?” 马尚德1905年出生在河南确山县李湾村一个穷苦农家,小时候就身材高大,胆子大,常带着村里小孩跟地主对着干,地主拿他没辙。五四运动时,他跑到开封街头参加游行,喊口号,很快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大革命失败,他听党安排回老家,组织农民武装,在确山四望山拉起队伍,领导了确山暴动。那时候他还用本名,带着人砸地主家,分粮食,闹得轰轰烈烈。暴动后,他继续在豫南搞地下工作,敌人到处抓他,他东躲西藏,坚持斗争。 1929年8月,马尚德奉命去东北,改名杨靖宇,到抚顺煤矿当矿工,暗地里联络工人,传播革命思想。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侵占东北,他马上集结抗日武装,在白山黑水间打游击。1932年,他领导南满抗日武装,组建部队,跟日军干仗。1936年7月,他当上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跟赵尚志、周保中、李兆麟他们一起指挥,突袭日伪军据点,炸桥梁,缴武器,重创敌人,造成日伪军伤亡约18万人。抗联部队在林海雪原里转战,条件苦,但杨靖宇他们硬是顶住了。 全面抗战爆发后,日本推行集团部落政策,把老百姓集中起来,还搞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抗联根据地没了,给养断绝,部队日子越来越难过。中央红军长征胜利,杨靖宇两次带队西征,想跟关内红军联系上,但路上敌军堵截,部队损失大,没成功。1938年,日本关东军出动6万多人搞大讨伐,杨靖宇指挥部队分散游击,在山林里设伏,坚持战斗。他拒绝退到苏联,继续在雪地里行军,吃树皮草根充饥。 1939年,有叛徒出卖,杨靖宇被4万多敌人围困,他指挥突围,多次交火才脱险。1940年2月23日,在濛江县保安村,杨靖宇孤身被围,战斗到最后,中弹牺牲,年仅35岁。日军解剖他遗体,发现胃里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他们切下他头颅,装玻璃箱子,四处示众。1957年8月,杨靖宇遗骨和头颅才合葬。他牺牲前说过,中国人都投降了,还有中国吗?这话成了他的遗言。 杨靖宇妻子郭莲1906年生在邻村,家里穷,没上过学。1922年,杨靖宇母亲托人说媒,两人结婚。那时杨靖宇在开封上学,专门请假回来办喜事。他身高1.93米,相貌堂堂,郭莲不识字,外人觉得不配,但他俩感情好。杨靖宇教她认字,讲岳飞关羽故事。婚后不久,杨靖宇回学校,加入共产党,回家建根据地。1926年,儿子马崇云出生,杨靖宇偷偷回家看一眼,就走了。 杨靖宇领导起义,敌人烧他家房子,郭莲带着婆婆和孩子东躲西藏,要饭过日子。1928年3月23日,郭莲在窝棚生下女儿马锦云,五天后,杨靖宇找到她,给闺女起小名躲儿,说村里住不了,得躲到姥姥家。他在家呆一晚,第二天告诉郭莲要远走,几年不回。郭莲没抱怨,支撑这个家。她等了16年,杨靖宇没音讯。原来他去了东北,当抗联领导人,再没联系。 日本人占河南,抓郭莲和婆婆审问马尚德下落,严刑拷打,她们啥也不知道,就算知道也不会说。1938年,婆婆被打哭瞎眼,不久去世。1944年,敌人又抓郭莲毒打,扔粪坑,她差点淹死,乡亲救起,伤口生蛆,没钱治。郭莲病倒,1944年9月13日病逝。临终,她把杨靖宇照片给孩子,说藏好,等红军回来拿着找爹,记住爹叫马尚德。她不知丈夫四年前牺牲了。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杨靖宇牺牲已五年半。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河南解放。马崇云23岁,马锦云21岁,他们开始找党委和部队打听父亲马尚德。打听一年多,没人知道马尚德是谁,也没人晓得杨靖宇就是马尚德。直到1952年,遇抗联老战士,才知道父亲是抗日英雄杨靖宇,两人抱头哭。从老战士手里接过一块黄色桦树皮,杨靖宇留下的唯一遗物,表面光滑,质地柔韧。这是抗联战士的粮食,他们决定传下去。 东北烈士纪念馆成立,黑龙江省调查组到河南找杨靖宇后人,确认有一双儿女。但他们没拿烈士后代当资本炫耀,在普通岗位干活。马崇云信阳铁路学校毕业,分到郑州铁路局。黑龙江省委请他们去工作,马崇云拒绝,说自己是农民,现在当铁路工人,别添麻烦。知道爹是杨靖宇,更不能丢脸。他小心保存桦树皮,教育孩子别抱怨家穷。妻子也拿桦树皮教孩子,说爷爷吃这个打敌人,你们不能抹黑。

0 阅读:60

猜你喜欢

小史论过去

小史论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