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新闻里总能看到美国的身影:南海联合军演、对台军售、乌克兰危机中的各种动作

周律鸣法 2025-09-27 09:47:43

最近国际新闻里总能看到美国的身影:南海联合军演、对台军售、乌克兰危机中的各种动作。这些事件看似分散,实则都指向一个熟悉的模式美国又在玩它的老把戏。远离冲突中心,通过盟友和代理人维持影响力,自己则稳坐北美大陆观望。这种策略在国际关系中被称为“离岸平衡”,说白了就是“让别人打架,自己得利”。   历史上,这一策略让美国获益颇多。二战结束后,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援助欧洲,既遏制了苏联扩张,又确保了美元霸权。   在中东,通过支持不同派系,维持了对石油资源的控制。但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看清这套把戏的本质:美国所谓“维护国际秩序”,实则是以别国安全为代价,维护自身霸权。   美国霸权建立在两大支柱上,地理上的绝对安全和经济上的绝对优势。东西两大洋如同天然护城河,使美国本土两百年来几乎未受战火波及。   同时,美元的国际地位让美国能够通过金融手段制裁他国,而自身免受同等反制。   但这种“只赢不输”的局面是可以被打破的。想象一下,如果冲突中有一方能够突破美国的“安全区”,直接威胁其本土,会发生什么?   这不是鼓吹战争,而是从战略角度分析。一旦美国本土不再安全,其霸权基础就会出现裂痕。   以珍珠港事件为例。虽然美国最终赢得战争,但本土遭袭让全国陷入恐慌,迫使美国全面调整战略。在今天这个高度全球化的时代,美国经济更加依赖稳定的国际环境。   如果本土安全受到威胁,其资本市场可能剧烈震荡,供应链可能中断,社会秩序可能面临挑战这些打击远比在海外战场上失利更为致命。     美国擅长利用“离岸平衡”策略,即在潜在对手周围培养制衡力量。例如在亚太地区,通过强化盟友关系牵制中国;在东欧,通过支持乌克兰消耗俄罗斯。   这种策略的精明之处在于:美国始终掌握着介入程度的选择权,进可攻退可守。   但这一策略有个致命弱点,它依赖于美国本土绝对安全的前提。一旦这个前提被打破,整个策略体系就会动摇。这就像下棋时,一方始终在自己的半场布防,从未想过对方可能直捣黄龙。   需要明确的是,讨论“攻击美国本土”并非主张主动侵略,而是指出一个战略现实,如果美国继续坚持“离岸平衡”策略,将冲突外部化,那么冲突方为了自保,可能会考虑将战火引向美国本土。这不是好战,而是打破不对称局面的可能方式。   从历史经验看,大国霸权的衰落往往始于其安全神话的破灭。苏联解体前,其军事力量仍堪称强大,但国内经济崩溃和意识形态失信导致体系崩塌。对美国而言,本土安全是其全球战略的“心理基石”。如果这块基石出现动摇,其霸权地位必然受到根本性质疑。   当下,国际体系正迈入转型的紧要关口。俄乌冲突、巴以问题、南海争端等热点问题背后,都反映出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面临挑战。然而,世界需要的不是简单的“霸权更替”,而是更加公平、包容的国际新秩序。   破解美国“离岸平衡”策略的关键,不在于是否要“攻击美国本土”,而在于如何改变游戏规则。可能的路径包括,强化多边机制,削弱美国单边制裁的能力;推进本币结算,减少对美元体系的依赖;加强区域安全合作,降低对美国军事保护的需求。   从长远看,一个多极化的世界更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在这种格局下,任何国家都不能像现在的美国一样,享受“离岸平衡”带来的“风险外包”特权。战争与和平将是所有国家共同面对的问题,而不是可以转嫁给他人的负担。   未来的国际秩序需要建立在共同安全而非绝对安全的基础上。各国尤其是大国,必须认识到,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里,真正的安全只能是共同的安全。将冲突限制在特定区域、让部分国家承担战争代价而另一部分国家隔岸观火的时代,正在走向终结。   参考信源:为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2025-09-24 09:04·金台资讯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周律鸣法

周律鸣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