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IBO)是指小肠内细菌数量异常增多或菌群组成失衡,超出正常生理范围(通常小肠细菌数量应远低于大肠)
典型症状: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包括腹胀、腹痛、排气增多、腹泻(或便秘,尤其甲烷型SIBO易致便秘)、恶心,长期还可能因营养吸收不良(如维生素B12、脂肪缺乏)出现乏力、体重下降。
常见诱因
胃肠动力障碍:如糖尿病胃肠病变、肠易激综合征、术后肠粘连。
解剖结构异常:如小肠憩室、胃-空肠吻合术后、肠瘘。
防御机制减弱:如长期服用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免疫功能低下。
其他:如慢性胰腺炎、肝硬化、衰老导致的肠道功能退化。
诊断与治疗核心
诊断方式:临床常用空腹呼气氢(或氢-甲烷)试验(即你此前了解的检查),通过检测肠道细菌分解底物产生的气体来判断;部分情况需结合小肠液培养(诊断金标准,但操作较复杂)。
治疗原则:以“减少细菌数量+改善肠道环境”为主,包括:
1. 抗生素治疗:短期使用针对性抗生素(如利福昔明),杀灭过度繁殖的细菌(需遵医嘱,避免耐药)。
2. 饮食调整:暂时限制发酵性碳水化合物(如豆类、洋葱、乳糖、高果糖食物),减少细菌产气;后续根据恢复情况逐步调整。
3. 改善诱因:如调整抑酸药用量、治疗糖尿病等基础病、补充益生菌/益生元调节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