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26岁的杨澜不顾父母的反对,坚决要和银行上班的丈夫张一兵离婚,转身嫁给了体重200斤,身价100亿的吴征。有记者问她:“你嫁给吴征,是因为钱吗?”杨澜回答:“我爱的不是钱,我嫁给了爱情!” 这话在当年听着,不少人都觉得是“场面话”。毕竟那会儿杨澜刚凭着《正大综艺》火成全国皆知的主持人,手里还攥着首届“金话筒”奖,身边站的是赵忠祥、姜昆这种行业大拿,放着银行上班的稳当老公不跟,非要找个200斤的富豪,说没图点啥,谁信啊? 杨澜打小就不是省油的灯。生在北京胡同里,爹是北外老师常年不在家,跟着外公外婆长大,老人管得严,也把她的“好胜心”给管出来了。 干啥都要拔尖,绝不肯落在人后。后来考进北外,遇上了爹最看重的学生张一兵,师哥学习好、性子实诚,爹觉得靠谱,就撮合他俩。那时候杨澜年纪小,看着师哥稳重,也就应了。 结婚没几年,张一兵在银行端着“铁饭碗”,天天盼着日子安稳下来,早点要个孩子,过柴米油盐的小日子。 可杨澜不这么想,她偏要折腾,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非要去考央视主持人。 九十年代初的央视多难进啊,多少人挤破头都摸不着门槛,杨澜还真就凭着一股劲儿考进去了,一上来就跟姜昆、赵忠祥搭档,《正大综艺》火得一塌糊涂,她二十出头就成了“国民主持人”。 换旁人,有这成绩早该知足了,杨澜却天天琢磨着“往上走”。她看着台里全是科班出身的能人,总觉得自己没底气,琢磨着要去美国读研究生。 张一兵急得直劝:“咱现在日子还不够好?留学多贵啊,俩人数着工资过日子,哪供得起?”可杨澜铁了心,东拼西凑借了钱,愣是放下正火的事业,揣着行李去了哥伦比亚大学。 就是在美国,她遇上了吴征。这人长得普通,两百斤的体重往那儿一站,跟“帅气”压根不沾边,但家底厚得吓人。刚认识没几天,吴征就直愣愣地跟杨澜说:“我知道你有老公,但我等你离婚。”这话够直白,也够“大胆”。 那时候越洋电话贵得离谱,吴征却三天两头给杨澜打,知道她想采访政要攒经验,转头就托关系、搭路子,帮她牵线见大人物;杨澜过生日,他更夸张,直接租了艘豪华游轮办派对,请来的全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把排场拉满了。 张一兵在国内也听到了风声,一开始还天天往美国打电话劝,后来杨澜干脆不怎么接了,连人影都难联系上。 就这么拖了快两年,杨澜一回国就拉着张一兵去民政局办离婚,亲爹拦着骂她“糊涂”,当年是他亲自挑的女婿,如今女儿非要拆了这个家,老爷子气得拍桌子,杨澜抹着眼泪就一句话:“爸,我遇到真爱了。” 1995年,杨澜和吴征在纽约结婚的消息传回来,国内瞬间炸了锅。有人说她“嫌贫爱富”,踹了老实丈夫傍大款;还有人说她早就打着“借吴征的资源往上爬”的主意,之前的“主持人光环”全是铺垫。面对这些骂声,杨澜压根不辩解,转头就跟吴征一起办了阳光媒体集团。 都说“夫妻店难长久”,可他俩偏偏配合得特别默契。吴征脑子活,专管找投资、搞合作这些“资本事儿”;杨澜懂内容,亲手策划的《杨澜访谈录》一出来就火了,采访的不是各国政要就是商业大佬,很多人脉都是吴征帮着搭的桥。 2000年前后俩人回国内发展,杨澜的身份早就不是“主持人”了——阳光基金会主席、申奥大使、政协委员,头衔一个比一个重磅。 后来有记者追问她当年离婚的事,杨澜笑着说“如鱼饮水,冷暖自知”;再问为啥选吴征,她就甩一句“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意思是外人根本不懂她的选择。 这些年,关于他俩的流言就没断过,最离谱的说法是“俩人早就是利益伙伴,各玩各的”。可公司员工常看见,他俩在会议室能为了工作吵得面红耳赤,出门上车转身就有说有笑;还有次被狗仔拍到,吴征蹲在路边给杨澜系鞋带,两百斤的身子蹲下去都费劲,却还是慢慢帮她把鞋带系好,还抬头问“勒不勒脚”。 要说这婚姻全是“算计”,他俩却风风雨雨过了27年;可要说纯粹是“为爱结婚”,当年杨澜离婚的方式,确实让不少人觉得“不地道”。但人生哪有那么多“完美选择”?甘蔗从来没有两头甜。 现在杨澜都56岁了,还在满世界飞,机场书店里摆着她写的书,电视上还在重播她当年的节目。有人记得她采访奥巴马时的从容,也有人还揪着当年离婚的事不放,可这些对杨澜来说,早就不重要了!她早就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至于别人怎么说,她压根不在乎。
真相大白了王晓晨终于回应了原来她跟俞灏明并没有如传闻那样,已经结婚。其实
【12评论】【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