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

牧童的娱论 2025-09-27 15:42:01

赚中国人钱毒害中国人!越南榴莲在中国曾一年狂赚30亿,但他们不好好种水果,却在果子里添加有毒物质,结果失去中国市场后,大量水果烂地里卖不出去,现在开始后悔了。 在东南亚的热带雨林里,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香气浓烈,价格高昂。 近年来,越南凭借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榴莲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开放,给越南果农和出口企业带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盛宴。 数据显示,曾经有一年,越南榴莲单凭对华出口就狂赚30亿元人民币,几乎让整个产业链兴奋到发狂。 暴利背后,是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为了让榴莲快速长大、卖相好看,不少果农和企业开始“走捷径”。 本该靠耐心培育、科学施肥的果园,变成了化肥、农药的试验田。尤其是韩国产的一种DAP磷铵化肥,因为价格便宜、见效快,在越南的榴莲园被大量使用。 没人想到,这种肥料里的镉含量极高,竟超出国际标准的1.3倍。镉这种重金属一旦进入土壤,就会被果树吸收,最后沉积在果肉中。 果农们其实心里明白,化肥撒得多了不好,但眼前的利益太诱人。一棵榴莲树提前半年结果,就意味着多挣几万块钱;果皮亮黄、外形好看,就意味着更高的市场价。 于是,他们一边往土里撒化肥,一边还偷偷用碱性染料刷在榴莲外壳上,让原本青中带黄的果皮变得金灿灿,远看像刚从画里抠出来的一样。 问题终于在2024年6月集中爆发。 6月6日,食品伙伴网通报:两批次越南鲜榴莲因镉超标被中国海关拦下。检测结果令人震惊,果肉里的镉含量达到了每公斤0.12毫克,而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限量是0.05毫克,几乎翻倍。 与此同时,台湾方面在5月份也发布过类似通报,同样是在越南榴莲里检测出镉超标。 消息一出,中国市场瞬间炸锅。榴莲原本就属于高价水果,消费者买它是图个口感和品质,一旦与“重金属超标”“健康风险”挂上钩,谁还敢吃? 中国海关反应极快。原先抽检只是抽一部分批次,现在直接把检测比例拉到高位,几乎是批批必检。尤其是重金属项目,从过去的抽查变成了“标配”。 甚至有时候海关还会抽调人员直接到越南榴莲主产区实地考察,要求出口企业提交种植和施肥记录。 短短一个月后,市场立刻发生了剧烈变化。 7月份的出口数据公布时,越南榴莲对华出口量暴跌近七成。往日边境口岸热火朝天的景象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堆积如山的榴莲货柜,静静地停在仓库和场地里。 榴莲本来就属于保质期很短的水果,一旦耽误两三天,果皮开始变黑、果肉开始发酸,几乎就等同于报废。 不少商人眼睁睁看着满仓的榴莲,一车车拉去检测,却在等待结果的几天里烂掉了一半。 退运、销毁,成吨的水果堆在垃圾场里,被推土机碾压。企业只能自掏腰包承担损失,有的还要赔付中国进口商的订金。 “简直血本无归啊!”一位越南出口商无奈地说,“去年还在笑中国人爱吃榴莲,今年自己连仓库都租不起了。” 中国市场一关门,榴莲几乎卖不出去。当地市场的消费能力有限,果农只能把榴莲低价甩卖,甚至有人宁可让果实烂在地里,也不愿花钱雇工去采摘。 在越南中南部的一个榴莲种植区,曾经有果农夸口说:“我们一年卖中国,赚的钱比十年种稻谷都多。” 而如今,他坐在自家果园的榴莲树下,望着一地烂果,满脸悔意:“要是当初我们老老实实种,哪会有今天?” 有意思的是,中国海关派出考察团到越南实地走访时,果农们才真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检查组不仅看榴莲果实,还翻看施肥台账,甚至采样土壤检测。很多果园根本拿不出合规的记录,暴露出管理上的漏洞。 曾经笑傲东南亚的越南榴莲,就这样在短短几个月内,从“中国市场的宠儿”变成了“人人避之不及的高风险水果”。 与此同时,中国市场并没有因此缺榴莲。泰国、马来西亚的榴莲趁机补位,价格虽然略高,但凭借品质稳定、检验合格,很快获得了消费者青睐。越南榴莲的黄金时代,就这样戛然而止。 如今,越南农业部门开始反思,提出要加强监管,减少化肥和染料的使用,甚至计划与中国方面合作,建立标准化的榴莲种植园。 但这一切改革都需要时间,而市场的信任一旦丢失,想要重新赢回来,远比当初“撒化肥”要难得多。

0 阅读:0
牧童的娱论

牧童的娱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