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再次开口表态,不建巴勒斯坦国就别想建交。这番话扔在联合国会场,就像朝以色列和美国扔了一颗政治手雷。 场合在联合国大会,话说得不绕弯。 沙特把态度摆在台面:只要巴勒斯坦没建国,以色列别想等来正式建交。 这不是第一次说这话,但这次传得更广。 因为就在几个欧洲国家承认巴勒斯坦国之后,沙特的这句表态又被拎了出来,配上了一个更紧张的中东局势。 没有绕,没有模糊。沙特外交高层说得清楚,建交前提就是要建国,而且要按1967年的边界来。 这条底线画了很多年。从奥斯陆协议起,到沙特和平倡议,再到美国几次中东布局,沙特没改过口风。 以色列和美国清楚这点。建不建、何时建、怎么建,一直拖着。 沙特这次放话的时候,正好赶上联合国大会中一场“承认潮”。 2024年5月,西班牙、挪威和爱尔兰三国宣布正式承认巴勒斯坦国。 他们的声明发得几乎是同一天,外交措辞也几乎一致。 西班牙说,这是“历史正义”。挪威说,这是“两国方案的实质推进”。 爱尔兰则更直接,说“巴勒斯坦必须和以色列一样被尊重”。 这事一出,以色列马上召回大使,表达不满。美国也发出批评,说这会让局势更复杂。 但欧洲这几国不退。他们的立场是:不能因为战争就无视巴勒斯坦人的存在。 沙特这一边,早就看在眼里。它没加入承认国名单,立场比谁都明确。 没有主权、没有首都、没有边界,这不是一个国家。沙特不接受“先建交再建国”的说法。 以色列之前试图通过美国来打开沙特建交通道。 美国的想法是,用安全协议和技术投资换一个中东建交大礼包。 沙特不松口。几次谈判下来,沙特坚持要先给出巴勒斯坦实质性承认。 联合国大会上,沙特这次的发言没有绕,核心就是老三条:国界、东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国家。 巴勒斯坦问题不是外交场面话。 在阿拉伯世界,没人敢绕过这一层去和以色列搞关系。约旦、埃及是例外,因为早就签了和平协议。 沙特不愿当那个第三个。 这时,挪威也没有闲着。 外交部长在新闻通气会上回应了一句话:“我们为什么要承认巴勒斯坦?因为现在没人替它说话。” 这话一出,立场清楚。不是在等和平结果,是主动推进和平结果。 美国没吭声太多,国内大选年,不愿再惹中东麻烦。国务院只是说“仍支持两国方案”,但没说“认不认巴勒斯坦国”。 以色列压力越来越大,一边打加沙,一边看着欧洲多国转向承认巴勒斯坦。 这时候沙特站出来,不建国就不建交,这等于给以色列补了一刀。 更关键的是,沙特并没有和美方撕破脸。它表态一出,美国调停的空间就小了。 这也让美国当初鼓吹的“沙以协议”变得更不靠谱。 美方曾希望在2024年底促成沙以正常化,借此来给中东画一个“拜登版和平红利”。 结果加沙战争爆发,谈判崩了。现在沙特发话,直接把这个算盘打散。 有意思的是,挪威虽然小国,在巴勒斯坦问题上一向积极。 当年奥斯陆协议就是挪威促成的。 现在承认巴勒斯坦,也能看出这不是临时起意。 西班牙更不用说。桑切斯政府在巴勒斯坦问题上越走越前。 他们不仅承认,还计划推动联合国全面承认。 沙特虽然没走那步,位置关键。 它是阿拉伯联盟的实际领导者之一,又是穆斯林圣地守护者,它的态度会影响一大片国家。 所以这句“不建国不建交”,虽然不是第一次说,这次说出来,分量不一样。 中东局势不稳,加沙火线未熄,以色列被联合国和国际法院批评的声音越来越多。 沙特的表态,不是对内说的,是对美国和以色列说的。 话没多,但够狠,而且,没留余地。 这也让中东外交局势走向更复杂。 欧洲国家继续承认巴勒斯坦,阿拉伯国家继续围观局势,美国骑墙,以色列越来越孤立。 也许很多人没注意,沙特这次表态其实已经是明确说:只要以色列不同意建国,沙特就不考虑下一步。 这个立场不是给舆论看的,是给美国看的。 也等于把球踢回华盛顿。 美国要是不在巴勒斯坦建国问题上松口,就别想指望沙特再帮它推进中东战略。 一句话,沙特不想当面和以色列翻脸,也不愿意再拖下去。 它要一个明确态度,要一个有边界、有首都、有名字的国家。 否则,就免谈。 沙特重申不建巴勒斯坦国就不与以建交·环球时报·2024年5月30日
巴勒斯坦申请加入金砖,中方4个字回应冲上外网热搜,以色列美国全都破防了“巴勒斯
【8评论】【1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