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守得住,先得看在高原上的硬碰硬,印度在藏南主要依赖T-72坦克,可这种老型

云端逐梦之旅 2025-09-28 01:22:37

能不能守得住,先得看在高原上的硬碰硬,印度在藏南主要依赖T-72坦克,可这种老型号在五千米的环境下,时常因为空气稀薄发动机熄火,一旦陷在高原上基本就成了铁疙瘩。 而我们的15式轻型坦克就是为高原环境而造,高速还能保持稳定火力,机动上的差距非常直观,谁能先一步机动,谁就能把主动权握在手里。 除了坦克,重炮和远程火箭炮的威慑力更大,这些火炮的射程足以覆盖藏南境内的所有主要机场,精度也已经可以直接打瘫跑道,让对方的空中力量没机会起飞。 装备能用得上,关键还得看后勤能不能跟得上,这个问题在以前始终是死结,喜马拉雅山脉阻断道路,大雪和暴雨常年封锁通道,士兵常常靠罐头硬撑。 可现在局面大不一样,拉林铁路打通后,从拉萨到林芝三百多公里只要几个小时,重武器能直接运抵前线。 再加上密集的公路网,前线需求都能及时送到,后勤不仅解决大件运输,还能直接改善战士的生活,现在通过“雪域配送”就能让新鲜蔬菜准时抵达高原哨所,不再需要人背马驮。 而在交通极端困难的墨脱,重载无人机已经能稳降哨所平台,一趟就能送下几百公斤物资,这种效率甩过去几十年几条街。 现代防守拼的不光是人和装备,还要看信息和能源,边防线上布满了全天候“电子哨兵”,任何异动都能被捕捉,无人机在空中实时巡查,巡逻效率成倍提高。 信息优势已经让边界管控不再依赖体力消耗,更关键的是能源保障,计划中的墨脱水电站,预估年发电量能达到三千亿千瓦时,这样的能源完全能支撑数百个雷达、导弹阵地常年运转。 没有电的高原是死寂的,但有了电,就能撑起一个坚固的信息化防御体系。 过去藏南的确是因天险和补给问题被视为防御薄弱环节,但现在局面早已翻篇,铁路、公路、无人机、电站,把后勤和能源问题一点点抹掉。 能不能守住的问题,其实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不只是能打下,还能守稳,藏南的地形障碍,正在被基建和科技一点点压扁,而这种运转背后,展示的其实就是综合国力。

0 阅读:8

猜你喜欢

云端逐梦之旅

云端逐梦之旅

云端逐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