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伊核协议,启动“快速恢复制裁”前应经过“分歧解决机制”,但英法德三国绕过了这

西门下吹雪 2025-09-28 01:25:59

根据伊核协议,启动“快速恢复制裁”前应经过“分歧解决机制”,但英法德三国绕过了这一步骤。这也意味着,此次制裁恢复在法理上存在很大争议。 4票赞成(中、俄、阿尔及利亚、巴基斯坦),9票反对(美、英、法等多国),2票弃权。 这次联合国安理会对伊恢复制裁的表决,是根据特定的程序规则,在这次投票中中俄两国无法使用否决权。 因为:1. 特殊的“快速恢复”机制:这次表决源于英法德三国在2025年8月启动的“快速恢复制裁”机制。该机制规定,安理会需要在30天内通过一项继续维持制裁豁免的决议。如果决议未能通过,制裁将自动恢复。 2. “否决权”的生效条件:常任理事国的否决权,通常用于否决一项旨在采取行动的决议(例如授权动武或实施制裁)。也就是说,否决权是为了阻止某事发生。 3. 本次表决的逻辑错位:在这次特殊的程序中,情况正好相反。中俄提出的草案是希望继续豁免制裁。而要达到这个目的,草案必须获得足够多的赞成票才能通过。否决权只能用来“否决”草案通过,但草案不通过的后果(即制裁恢复)正是英美等反对票国家所期望的。因此,中俄即使投下反对票(行使否决权),结果也是草案不通过,与现状无异,无法改变结局。 简单来说,在这个“快速恢复”机制下,主动权掌握在希望恢复制裁的一方手中。他们只需要确保草案无法获得足够赞成票即可,而不需要动用否决权。

0 阅读:1
西门下吹雪

西门下吹雪

感谢大家的关注